何英才:從洪洞賀家莊走出去的山西工人運動先驅

2021-08-17 10:54:55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何英才,生于槐鄉(xiāng),長于槐鄉(xiāng)。政治生涯起于山西,歸于山西。在三晉這塊熱土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1925年7月,在大革命的感召下,何英才加入中國共產黨。戰(zhàn)爭歲月里,作為山西早期工人出身的共產黨員,他以主要精力投身于工人運動之中,是陽泉乃至山西工人運動的先驅和杰出領導人之一。1949年前后,從事工會工作,先后任中南區(qū)總工會副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執(zhí)委、全國農林水利工會主席等職。1964年10月,調回山西,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黨組書記,全國政協(xié)第二、三、四屆委員會委員等。在不同的領導崗位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做出了突出成就。

  一、領導早期工人運動

  何英才1905年7月生,原名楊高梧,洪洞縣萬安鎮(zhèn)賀家莊人,與弟弟楊高桐是雙胞胎。父親楊柏富是農民,母親是農家婦女,兄弟姐妹七個,自幼家境貧寒。父親吃了沒文化的苦,再窮再苦也要供他哥倆讀書。1920年在熟堡村上高小時的地理課上,他聽聞中國大片領土被侵占,還不時制造流血慘案時,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深深埋下了“獻身革命,報效國家”的種子。

  1925年6月,20歲的何英才赴太原山西銅元局(太原兵工廠前身)當學徒工,親歷了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欺壓。工友崔紹文(中共地下黨員)告訴他,列寧領導的俄國革命取得了勝利,工人階級得到了解放。他想,“如果中國也能解放,該多好?。 庇幸淮?,一工頭揪住工人衣領,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猛打。何英才看到后,大步上前,扭住工頭的手怒斥。周圍工人也簇擁而上,工頭見對方人多勢眾,灰溜溜地逃走了。何英才將被打工友拉起后,有人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個人正是到太原兵工廠活動的省立一中學生、共產黨員王鴻鈞。他對這個正義感強、敢于維護工友權益的漢子一下產生了好感。通過組織考察,在他和崔紹文介紹下,當年7月,何英才被發(fā)展為中共黨員。不久,兵工廠第一個黨支部(亦即中共在山西工人中建立的最早的基層組織之一)建立,何英才出任支部書記,直接受中共太原地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領導。

何英才故居

  1927年春,該廠黨員發(fā)展到50余人,黨員人數占太原地方黨員總數的七分之一,成為黨在太原的一個堅強堡壘。1926年元旦,何英才以“新年工人同樂會”的名義,邀請?zhí)鞅S工人集會,號召工人們團結起來,加入工會組織,維護自己的權益。報名者絡繹不絕,不到數月,工會會員就發(fā)展到4000人左右,占太原工會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工會成立后,何英才為工人出謀劃策,砸毀兵工廠盤剝工人的“消費社”,工會在群眾中的威信大增。1927年3月12日,國民黨山西省黨部在文瀛湖公園舉行工人、學生聯席大會,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兩周年。會上,大會主席國民黨右派代表人物苗培成無視國共合作的大局,對共產黨代表進行言語攻擊,遭到與會的省黨部執(zhí)行委員、共產黨員王瀛的有力回擊。會后,惱羞成怒的苗培成和楊笑天秘密策劃搗毀共產黨領導的太原總工會。次日上午,楊笑天帶著數百人的隊伍,打著“山西工人代表總會”的旗子,氣勢洶洶地向太原總工會所在地臨泉府進發(fā)。中共太原黨組織把保衛(wèi)工會的任務交給何英才。何英才迅速召集工會會員,組織了四百多人的戰(zhàn)斗隊伍,堅守在總工會附近。漫長的等待之后,仍然不見對方蹤影。會員們有些放松警惕,陸續(xù)到附近的飯鋪里去吃飯。不料,正在這時,打著“山西工人代表總會”旗號的打手們突然出現,將工會機關團團圍住,見東西就砸。留在總工會機關的只有何英才等七八個人,寡不敵眾。何英才向暴徒們喊話阻止無果后,帶領大家從后院跳窗翻墻撤出。撤出后,何英才迅速把工會會員召集起來,殺了一個回馬槍。在柳巷北口與楊笑天一伙遭遇,救出被暴徒所抓的總工會秘書武子程。

何英才與夫人郝偉

  當晚太原黨組織在太原國民師范學校召開緊急會議,中共太原地執(zhí)委領導成員包括何英才等參加了會議,討論應變措施,決定次日攻打國民黨右派大本營平民中學。14日拂曉,1000多名工人組成八個縱隊在海子邊集合。由兩個縱隊把城門,兩個縱隊上城墻,兩個縱隊把守各主要路口,兩個縱隊攻打平民中學。工人們沖進學校后,砸了校長辦公室,抓住了國民黨右派頭子韓克溫。后閻錫山派人交涉后,才要把韓克溫放回。苗培成迫不得已,公開認錯。此后,局勢繼續(xù)惡化。5月9日,中共山西臨時省委在國民師范主持召開李大釗烈士追悼會,受到軍警沖擊,共產黨員張勛等四人被捕,何英才翻墻撤出,僥幸脫身。接著就是閻錫山“易幟”,實施“清黨”。白色恐怖下,中共領導的太原總工會和印刷、織布等行業(yè)工會被封,包括王鴻鈞、王嬴、鄧國棟、薄一波、張斌、何英才在內的32名中共黨員被通緝。通緝之前,幸虧多數人已離開太原而免遭毒手。

  二、霍州會議與獄中斗爭

  1928年2月,中共山西省委在霍州城外北頂廟召開省委擴大會議。鑒于何英才卓越的組織宣傳能力和堅定的革命信仰,當選為山西省委組織部長?;糁輹h前,由于蔣介石背叛革命進行“清黨”,實行白色恐怖,革命形勢處于風雨飄搖之中。1928年3月,霍州會議后,中共山西省委、全省黨組織遭到了第一次大破壞。從霍州回到太原,何英才準備著手恢復革命力量,因藏在褥子底下的一份“八七”會議文件被警察發(fā)現而被逮捕。先關在第四警察分署,半個月后被押至國民黨山西省黨部。被捕后,何英才受盡壓杠子、灌辣椒水、打背花、老虎凳等酷刑,幾次昏死過去,始終堅貞不屈,不吐露半句黨的機密。審訊無果,同年7月底,何英才被判處八年有期徒刑,入太原第一模范監(jiān)獄服刑。在獄中,何英才與王達成、郭洪濤等組成黨支部,組織大家進行學習,堅持斗爭。

  被捕入獄的五年多中,何英才始終保持堅定的革命信念,不屈服、不動搖。獄中先后組織的兩個黨支部,很好的發(fā)揮了戰(zhàn)斗堡壘作用。1933年8月,在九一八事變發(fā)生,抗日救亡運動開始興起的背景下,經黨組織營救,何英才獲釋出獄。

  三、到陽泉礦區(qū)秘密建黨及創(chuàng)建礦工抗日武裝力量

  出獄后,何英才受省委委派,獨身一人到陽泉煤礦開展工人運動,發(fā)展壯大黨的組織。1935年初成立陽泉礦區(qū)第一個黨支部,何英才任支部書記。之后,相繼成立了4個黨支部,黨員發(fā)展到40多人。1935年3月,何英才組織保晉公司幾個礦廠的兩千多工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聯合大罷工,進一步提高了工人的覺悟,極大地提升了黨在工人中的威信。1936年,日本加緊全面侵華準備,對華北的滲透日益加重。何英才根據黨組織的指示,先后組建了“陽泉礦工武術團”和“礦區(qū)犧牲救國同盟會”兩個具有統(tǒng)一戰(zhàn)線性質的進步組織。1937年初,根據省委指示,陽泉地方黨組織升格為陽泉礦區(qū)委員會,何英才任區(qū)委書記兼犧盟會陽泉分會特派員。武術團常借外出表演和趕廟會的機會,向群眾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鼓勵他們投身于抗日洪流之中。當時,僅二礦參加“犧盟會”的就有三百多人。上下班時,很多工人胸前佩戴著藍色圓形銅牌,上寫“犧盟”兩個字,成為礦區(qū)一景。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何英才領導組建了陽泉總工會,號召工人們武裝起來,抗擊日寇,保衛(wèi)礦山。以犧盟會成員為骨干,組建了500余人的陽泉煤礦工人抗日游擊大隊。王鳳山任大隊長,何英才自任政委。這是山西第一支由產業(yè)工人組成的抗日武裝。10月26日,日軍侵入娘子關,根據黨的指示,何英才率領的礦工游擊隊撤離陽泉,開往太行山區(qū),參加創(chuàng)建抗日根據地,開辟敵后戰(zhàn)場的斗爭。先后轉戰(zhàn)壽陽、昔陽、和順、盂縣、榆次、太谷一帶,斃敵數百人,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經過血與火的考驗,礦工游擊隊正式編入八路軍,成為一二九師獨立支隊的骨干力量,勇敢頑強地戰(zhàn)斗在太行山上。

  四、榮膺“七大”代表及轉戰(zhàn)南北

  礦工游擊隊編入一二九師后,作戰(zhàn)負傷的何英才轉入地方工作,先后擔任中共冀豫晉省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中共晉冀豫區(qū)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中共晉豫區(qū)黨委書記。參與一二九師開辟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在發(fā)動群眾、堅壁清野、動員糧草、傳遞情報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艱苦的敵后斗爭和游擊生活,致使何英才的傷病久久不能痊愈,其間,中央要求各解放區(qū)調集一批具有群眾工作經驗的干部到延安學習。1940年4月,何英才赴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4月至6月,何英才作為晉冀魯豫代表團成員參加了中共七大?!捌叽蟆焙?,被任命為中共太行區(qū)委城工部部長,主要負責新解放區(qū)的城市工作。為解放區(qū)城市管理和發(fā)展工會組織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何英才于1946年任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城工部部長時在邯鄲留影

  1947年6月,何英才出任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城市工作部部長,之后不久,便離開他長期工作和戰(zhàn)斗的山西這一方熱土,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隨軍南下后,何英才先出任中共鄂豫區(qū)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為搞好大別山區(qū)土改工作,建立牢固的根據地,又擔任中共禮山(解放后改為大悟縣)縣委書記。他克服群眾基礎薄弱的困難,深入到禮山的山莊窩鋪,發(fā)動貧苦農民開展土改運動,迅速為中原軍區(qū)的地方工作樹立了樣板。在中原解放區(qū),何英才先后被任命為中原職工會組織部長、黃石市特區(qū)黨委書記、大冶礦區(qū)黨委書記。1948年8月,出席了第六次全國勞動代表大會,從此走上專職工會工作的道路。

何英才全家照

  新中國成立之初,何英才先后擔任武漢市總工會籌委會副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職工工作委員會副書記、中南總工會籌備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總工會副主席、全國總工會中南區(qū)工作委員會第一副主任等職。1953年5月,何英才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七屆執(zhí)委。從1954年11月起,先后任農林水利部工會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八屆執(zhí)委等職。

  1964年10月,年近花甲的何英才落葉歸根,重返山西,擔任山西省第三屆政協(xié)副主席。1965年3月至 1967年1月,任山西省政協(xié)黨組書記,主持政協(xié)日常工作,任全國政協(xié)第二、三、四屆委員會委員。1965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

  1964年,何英才陪同中組部原部長安子文到洪洞縣視察工作,并回到闊別三十多年的家鄉(xiāng)賀家莊看望鄉(xiāng)親。當得知周邊農田因缺乏水利設施,農作物無法灌溉時,回到省里后,盡快爭取到項目資金20萬元,修了一條從萬安鎮(zhèn)到龍馬鄉(xiāng)8公里長的萬龍渠。此渠流經賀家莊、鐵爐莊、溫家莊,可灌溉農田2000余畝。

  1974年8月15日,何英才逝世,享年69歲。1979年5月22日,在太原雙塔寺革命公墓,中共山西省委專門舉行追悼會。

  (孔小平)

  校對 張晶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