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陵位于臨汾市堯都區(qū)大陽鎮(zhèn)北郊村西的澇河北岸,距市區(qū)35公里。墓高50米,周長300余米,依山傍水。祠宇依陵而建,布局緊湊,木雕精細。陵周石山懸崖,陵墓由黃土堆積而成,古柏蔥郁覆蓋,清流環(huán)繞而過,景色秀麗壯觀。1984年中國考古研究院專家考證,陵丘屬人為形成,再根據(jù)堯陵附近發(fā)現(xiàn)陶片推測,4000余年前人類曾在此活動居住。這與當?shù)貍髡f,葬堯時人們掬土成山成陵相吻合。
堯陵祠宇建于唐之前,歷代均有修葺,現(xiàn)存建筑為清乾隆年間遺物。
金太和二年(1202年)碑(已失),與獻殿西石碣記載,唐初李世民破劉武周曾晉謁堯陵。唐顯慶三年(658年)在重建堯廟時,重修了祠宇,并塑了唐太宗像,明清重修堯陵時撤了唐太宗塑像,替換為堯諸臣。元中統(tǒng)年間靖應真人姜善信奉元世祖之命重修堯陵;明成化17年(1481年)、弘治4年(1492年)、嘉靖18年(1539年)、萬歷12年(1585年)、萬歷18年(1591年);清乾隆年間(1786―――1789年)、嘉慶14年(1810年)、光緒16年(1891年);民國15年(1927年)、民國21年(1932年)都曾對堯陵進行過修葺補建。明嘉靖石碑線刻陵貌圖,詳盡記載了當時的陵貌和建筑情況,為后世修復提供了依據(jù)。1960年臨汾縣立碑保護,1986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堯陵祠宇大門下臨澇河河岸,門上為戲臺,下為通道。戲臺坐南向北,為祭祀時娛神酬神演出。抽掉戲臺的隔板,是陵區(qū)中軸線的主要通道,非重大活動此門不開。戲臺文革前西書“陽春白雪”,東書“下里巴人”,文革中改造,但尚留門頂抱廈,廈檐雕板中為鳳頭突兀,兩邊夔龍拱衛(wèi),線條流暢,雕刻精美。1999年國家文物專家組長羅哲文先生一行考察后,稱贊不絕。戲臺前由南而北依次是東西看樓,東西神庫神廚。正中為木構牌坊,又稱儀門。乾隆年間修建,其結構獨特,成了我國現(xiàn)存木構牌坊的孤例。斗拱層層疊架,飛檐四向挑出。牌坊正中匾額南書“平章百姓”,北書“協(xié)和萬邦”。當年牌坊新落成時并無四角下的支柱,設計匠人預言,日后修繕:勝我者再加兩層,不如者四角加柱相頂。
牌坊前為陵區(qū)核心建筑獻殿,明代為欽文殿,殿面闊三平間,東西各有配殿三間。獻殿天花板彩繪雖近三百年,油飾仍若新出。東西山墻各鑲嵌5塊記事碣石。西墻最上方嵌“禪幽”二字,西邊碣石記載的是祠宇沿革。東墻最上方嵌“辨是”二字,下一塊碣石為“祀朱辨”,專為堯子丹朱辯護。堯傳位于舜并非本意,是丹朱讓賢,在堯選賢之際,出游而給舜留下取代機會,并批駁了丹朱一生放蕩不羈,不聽父親的訛傳。此也可作古人一家之言吧。
出獻殿上13級臺階,原有上殿5間,目前為1984年重修碑亭,亭內陳列3通石碑,東西墻各嵌巨碑一通,西為明嘉靖陵貌線刻碑。亭正中豎立著萬歷12年秋,欽差兵巡河東副使關西栗在庭手書“古帝堯陵”四個大字的石碑。字跡筆力雄健,莊重古樸。1983年12月28日《人民日報》載《古帝堯陵今何在》一文,所配照片即是此碑。
陵祠內中軸線之外,東西各有大院,東一座,西兩座,為祠內配套建筑。各個建筑門前皆有楹聯(lián)。
西廂房:春祠秋嘗隆萬丈;衢歌壤祝想中天。東偏房:道心精一波心白;民氣雍和山氣清。西偏房:德隆協(xié)和流風遠;運啟文明化日長。西邊門:出入咸宜歸帝力;鼓歌盡興樂圣仁。東月宮:平章百姓垂鴻業(yè);協(xié)和萬邦著勛聲。東南門:依然茅茨光千古;漫說蓬蒿共一丘。西賬房:愿將士子同眾庶;也學封人祝三多。東賬房:地當瞻云就日出;人在耕田鑿井中。
堯陵祠宇現(xiàn)存建筑其規(guī)模大體沿襲了明代舊制,其風格為清代特色。碑碣記載和地上遺存,建祠宇當在唐以前。堯陵又稱神林,谷林?!秴问洗呵?孟冬記》記載“堯葬于谷林,通樹之”。樹是活化石,堯廟廣運殿前四棵古柏,據(jù)專家推測樹齡當在1700年以上。堯陵曾有巨形古柏7株,呈北斗七星布局,稱七星柏。陵頂一株,1983年《人民日報》刊發(fā)陵貌圖,系于舊時照片,該樹尚存,此樹毀于文革期間。牌坊東西各有巨柏一株,文革期間修建舞臺被毀。現(xiàn)僅剩一棵,屬七星柏中最細一株,獻殿后13臺階西側石砌墻體邊緣,有兩人合抱之粗。據(jù)推斷,此樹與堯廟前現(xiàn)存古柏同齡。
堯陵墓封土丘,在已知的三皇五帝陵寢中最為巍峨高大。陵宇布局緊湊,肅穆威嚴。而周圍八景在黃土高原丘壑縱橫,黃土覆蓋的大背景下卻風光秀麗迥異。
陵北,陵之祖山是八景之首的“靈島春蔭”,巨石間遍植翠柏,即使寒冬早春,綠蔭覆蓋,生機勃然。“古柏凌霄”,陵前陵后,陵丘上古柏聳立,雖然巨柏現(xiàn)存不多,古樹成蔭數(shù)里之外可見蒼翠如藍;“清澇印月”陵前一灣水,水質清冽,魚蝦可數(shù),月缺月圓之夜,山月倒映其間;“繡嶺落霞”,陵南案山,狀若臥虎,頭、軀、尾、四肢形象宛然,當黃昏之際時有霞光起伏其間;“鹿巖瞰流”,陵東懸崖狀似梅花鹿,下瞰澇河清流,遺憾的是上世紀60年代修建水庫被毀;“玉林疊翠”,堯陵古建玉林村,青山綠樹,遠眺若玉樹林立;“馬跡苔斑”,陵東五里許,下馬樁村,傳說堯東巡駐地于此,石上履跡猶存;“交口煙渡”,陵在北澇河北岸,陵南有南澇河,兩河于陵西交合形成渡口,此景實指陵脈之關鎖。
碑碣記載民國之前官府免除堯陵附近8個村莊的糧賦差役,以保證護陵祭祀費用。每逢清明時節(jié),附近8村村民,鳴鑼擊鼓,云集陵園,供獻祭祀,舉行香火盛會。由府縣官員主持,集體跪拜行祭,以表敬仰之情。屆時還聘請名班演戲助興,民國年間蒲劇名角“堯廟紅”逢會必到。香客不僅有浮山、翼城、洪洞、趙城、襄陵、汾城等鄉(xiāng)民眾,而且鄰省香客如期趕來拜祭。明清時代,堯陵春秋二祭數(shù)百年間沿而不廢。政府還明確規(guī)定逢會期間,堯陵除了發(fā)生人命大案,官府不得擅自進入陵區(qū)拘捕人犯。因此,官府的禁賭令,惟在此時此地無效,以致每逢會期,賭事大興,賭場遍布,投骰打牌,通宵達旦?,F(xiàn)在陵丘周圍仍可拾到賭漢們丟失的銅錢。
1999年伴隨著堯廟修復以來,每到清明節(jié)堯陵祭堯由堯都區(qū)政府舉辦,市區(qū)領導參祭。帝堯在中國歷史上貢獻杰出,首倡禪讓,制定歷法,廣鑿水井,推進農耕文明的進程,創(chuàng)造了萬世仰慕的堯天舜日的時代;劃定九州,推行教育,設立官制,締造了古中國。因而堯位列上古五帝,被后世尊為“文明始祖”,譽為“國祖”。歷朝歷代對帝堯的景仰屢代不廢,到堯都平陽拜謁帝堯者更是絡繹不絕。關于帝堯功績,贊頌帝堯仁德的典籍車載斗量。對帝堯與堯都存疑者不多,但歷代不同地域也有不同說法,此亦可視為名人效益引起的紛爭,也足見堯在中華大地的深遠影響。明清之際游人拜謁帝堯陵賦詩一首:千巖萬壑赴澇陽,福地無如帝故鄉(xiāng);舜陟蒼梧陵在晉,東平遺跡太荒唐。此詩作者表達了對神林堯陵的肯定和向往,同時也否定了帝堯葬于山東東平的說法。
【責任編輯: 衛(wèi)淇】
責任編輯:
上一篇: 堯都平陽及其歷史業(yè)績
下一篇: “堯民擊壤”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