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忠延
北周將士浴血守平陽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曾寫下《北齊二首》,其中一首寫到了平陽: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
平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這首詩活畫了當(dāng)年攻守平陽城的一場戰(zhàn)事。
那時北周勢力日漸壯大,開始征伐北齊。北齊時期,已到了危機四伏的末年。然而,北齊后主高緯卻置危機于不顧,仍然淫樂貪歡。
北齊隆化元年(公元576年)十月,北周武帝統(tǒng)率14萬大軍直指平陽。那時的平陽是北齊的軍事重鎮(zhèn),若是失守,北齊時刻有亡國的可能。大敵當(dāng)前,守城退敵應(yīng)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后主高緯卻一點也沒有將軍國大事放在心上,而是領(lǐng)著自己心愛的馮淑妃前去打獵。
守衛(wèi)平陽的晉州刺史崔景嵩不戰(zhàn)而降,北周軍隊順利進入城中。接著北周軍隊向北挺進,攻下洪洞、永安(今霍州),眼看就要攻擊到晉陽了,圍獵興濃的后主高緯對此卻全然不知。平陽一丟失,馬上有戰(zhàn)報告急,右丞相高阿那肱卻壓著不敢稟報,他怕驚擾皇帝的玩興,遭受責(zé)罵。
北周大軍銳不可當(dāng),步步進逼,不報不行了,高阿那肱才奏知后主。后主聽了,要停止圍獵返回。可是,身著戎裝的馮淑妃興致正濃,竟然要后主再獵一圍。
大敵當(dāng)前,后主高緯還真有玩興,不僅答應(yīng)了,還大放寬心又圍獵一次。詩人李商隱描畫的就是這種強敵入侵依然貪歡的荒唐場景。其實,接下去還有比這更為不可思議的場景,只是限于筆墨詩人無法再現(xiàn)。我們不妨窺視一下。
后主高緯回到了晉陽,北齊將士都在為失去平陽焦慮,唯恐唇亡齒寒危及晉陽,因而十萬將士要求出征,收復(fù)平陽。于是,高緯統(tǒng)率大軍南下,直奔平陽而來。
責(zé)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