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漢丁
滾滾麥浪綠變黃,沉沉麥穗迎風揚,陣陣麥香飄滿地,不見農(nóng)人收割忙。忽的隆隆機器響,麥粒嘩嘩麻袋裝,麥草粉碎還田漚,只等暑后收秋糧。
往昔,芒種節(jié)氣一到,就算進入了“三夏”。夏收、夏種、夏管是北方農(nóng)村最忙碌的季節(jié)了,現(xiàn)如今那種熱烈紅火的勞動場面卻怎么也找不著了。一望無際的大片麥田,三兩天工夫就都顆粒歸了倉,連麥草也同時粉碎還田漚了肥。秋糧的播種也緊隨其后完成。都是農(nóng)業(yè)機械化給害的,攝影家到現(xiàn)在也還沒找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新的表現(xiàn)形式。曾紅極多時的麥草編織工藝,悄沒聲息的就不見了,遮陽的草帽讓遮陽傘給替代了,變身成了稀缺的收藏品。
科技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一切都在發(fā)生著深刻變化。然而,一到每年的五月,舊時麥收的記憶就會浮現(xiàn)于腦際,總也抹不去放不下。那時雖忙、雖難、雖苦、雖落后,但不知那時的忙、難、苦、落后,又怎能體會到今天的閑、易、甜與進步呢?
穿越時空的隧道,再去四十年前麥收的情景中體會一番,或許我們會得到一些麥收以外的收獲。
小滿節(jié)氣一過,人們就開始著手麥收的準備了。農(nóng)諺有“四月芒種割過量,五月芒種割不上”的說法。所以在芒種前必須把麥收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好。鐮刀、木杈、麥繩、掃把、木锨、簸箕,該買的買齊,該綁的綁緊,該釘?shù)尼斃危撃サ哪タ?圧麥場里的石碾子軸窩里抹上黃油,架子整牢安裝好;把麥場表面的浮土劃松,灑上水,磨平、壓實、掃凈;麥場周圍每隔兩三米放一口大缸,一擔水桶,全部盛滿水以備防火;各家都把平時舍不得吃的僅有的陳麥磨成面,準備改善生活,干活的牲口也提前加了精飼料;“防火、防盜、防災”等宣傳標語貼滿大街小巷;高音喇叭里的天氣預報、“三防”常識、好人好事穿插著“麥浪滾滾”的悠揚歌聲不停地播放著。經(jīng)過縣里、公社的聯(lián)合檢查團檢查驗收后,正式的麥收就該開始了。
農(nóng)民們常把夏收比作“龍口奪食”,一旦小麥成熟就得全力以赴,搶收、搶打、搶曬、搶入庫。不然讓“天龍”聞到麥香就會乘機搶了去。其實是說這個時節(jié)的天氣一天三變臉,常有大風、雷雨、冰雹等自然災害來襲,抓不緊一旦遭襲,農(nóng)民一年的辛苦就白搭了,更意味著一年沒得白饃吃了。所以一到夏收,不分男女老少、老弱病殘,能參加的都主動參加,絕不以任何理由推脫。連城里各行各業(yè)也都組成夏收支援隊來支援夏收。
早上四點鐘,天還沒完全透亮,布谷鳥還沒有開始歌唱,村里的高音喇叭就響了。人們從豐收的甜夢中驚醒,突地爬起,喝上一碗涼白開,拿上鐮刀、麥繩,跨上草帽,搭條毛巾就奔赴麥田了。
割的快的老割家兒首先開鐮拉壑子,隨后依次排開,彎腰揮鐮,前赴后繼,你追我趕。只見人頭攢動,只聽刷刷作響,三刀邁一步,兩步放一堆,節(jié)奏感很強,不用舞蹈老師編排就是天成的割麥舞。
割麥人都有一股子犟勁,只要彎下腰揮起鐮,三壟麥不割到頭是不展腰的,腰再痛也得堅持住,堅持過去就不痛了。堅持不住越展腰越痛還割不前去。用人們常說的“面朝黃土背朝天”來描述割麥人的身姿是最貼切不過的了。
身強力壯的一隊人在前面割麥,緊隨其后的就是老少搭配的捆麥隊伍。鋪繩的、抱鋪的、捆綁的來回穿梭,起伏翩翩。這一隊一過,麥捆子就整齊的排成了一溜。
再后面就是拉運的了。四匹騾馬駕一輛膠輪大車,配有三四個人,每人頭披一塊防扎的斗篷,將麥捆子扛起裝上車,摞得高高地,碼得齊齊地,捆得緊緊地送向麥場。
麥場里的人們把捆著的麥子抖散,用麥杈均勻地攤到場上進行晾曬,過一會兒就像翻烙餅似得翻騰上一遍。在中午爐火般的太陽烘烤下,翻上兩三遍麥就干透了。這時牲口拉著石碾子就進場了,碾一遍翻一遍,直到麥稈被碾的柔軟發(fā)了亮,麥粒全部脫落了就該起場了。
人們用麥杈將碾壓好的麥草抖了又抖,堆起圓圓地、高高地麥草垛,再把麥粒連同麥殼集中成一大堆,麥場一天的勞動就可以收工了。
傍晚的麥場上格外熱鬧,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除了揚場工趁風揚場外,小孩們也喜歡來這里玩游戲。年輕的男人們白天勞動一天,晚上還有一項護場的任務。吃過晚飯抱上一條枕頭,夾上一床薄被,也來到麥場,聊聊各自關(guān)心的事情,籌劃一番明天的農(nóng)活,困了扒一些干麥草于身下便睡了。孩子們玩夠了有的也不回家了,依附在大人身旁進入夢鄉(xiāng)。
深夜,陣陣微風吹來,揚場工們忙不迭地拿起木锨,把帶有麥殼的麥子高高揚起,借組風力完成麥粒與麥殼的分離。悠揚有節(jié)奏的揚麥聲交響著護場男人們的鼾聲也借助風力飄的老遠老遠。
地里的麥子差不多有八九天就割完了,麥場的工作要二十多天才可以結(jié)束,若是老天不順氣,下上幾場雨,恐怕就要拖上一個多月了。直到全部顆粒歸倉,農(nóng)民們提著的心才可以松下來,才能真正的享受上一回豐收的歡樂。接著又該去忙夏種、夏管了。
那時的農(nóng)民,我們的衣食父母,生活的是多么不容易啊。
完成穿越回到當下,當我們再遇到那些不珍惜糧食,鋪張浪費的行為,你還會以為,那不是一種極大的犯罪么?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