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與一座城
—— 一位老兵三赴臨汾的尋“根”之旅
劉躍清
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里去,來干什么?這是一個永恒的哲學命題。陳穎書始終認為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應該知道自己的來處與歸途,這樣內心才能寧靜,目光才能淡定,腳步才能從容。
“土飛機在開動,土飛機在開動,轟隆隆、轟隆隆,城墻開花,煙霧騰空……”炮聲如雷,槍聲似風,號聲響徹,歌聲激越,相信每一位在“臨汾旅”旗幟下摸爬滾打過的軍人唱起這首歌都會豪情滿懷,神采飛揚,血脈僨張。
臨汾,是中華民族的根。古稱平陽,《尚書》載:“堯都平陽”。司馬遷《史記》云:“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青史可鑒,臨汾是燦爛輝煌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千年堯廟,華夏第一都還在述說著古老而年輕的傳說。
臨汾,是客家人的根。元末天下大亂,中原生靈涂炭,十室九空,因山西未遭受戰(zhàn)火,人口眾多,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下令將山西幾十萬人口陸續(xù)遷至中原。臨汾境內的洪洞縣廣濟寺是一個最大的移民結集點,出發(fā)時大家聚集在一棵大槐樹下,三步一回首,作別故里,遷徙各地,“問我家鄉(xiāng)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故里叫什么,大槐樹上老鸛窩”。
臨汾,是一支英雄部隊的根。1948年3月,晉冀魯豫軍區(qū)副司令員徐向前指揮人民解放軍8縱、13縱及太岳、晉綏軍區(qū)部隊53000余人,在廣大人民群眾簞食壺漿地支援幫助下,經過72個晝夜浴血奮戰(zhàn),于5月17日攻克固若金湯、素有臥牛城之稱的臨汾。從此,古城回到人民的手中,汾河兩岸麥浪翻滾,青山蔥翠,紅旗招展。8縱23旅(后為179師、179旅),在臨汾戰(zhàn)役中因戰(zhàn)功卓著,于當年6月4日被中央軍委授予“光榮的臨汾旅”榮譽稱號。臨汾戰(zhàn)役堪稱城市攻堅作戰(zhàn)的典范,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肯定。
硝煙散去,白鴿翩飛。1953年5月21日(農歷癸巳年四月初九),一個細雨蒙蒙的早晨,陳穎書出生在江蘇鹽城市南洋岸鎮(zhèn)一個貧苦農家。越鳥巢南枝,胡馬依北風。蘇北大地上那個叫南洋岸的小鎮(zhèn)乃陳穎書的衣胞之地,他的人生由此蹣跚起步,那片土地曾讓他月下低思,曾賦予他人生溫情潤澤而厚重的底色,那兒是他生命的源頭,血脈之“根”,樹高千丈落葉歸根的“根”。
男兒何不帶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1970年12月20日,陳穎書入伍來到南京市江北花旗營臨汾旅536團(前身為汾東支隊)。兵之初,他聽得最多的是山西口音,聞得最熟的是那股老陳醋的味道。臨汾,是臨汾旅的發(fā)祥地、出征地,是臨汾旅的集結號與沖鋒號吹響的地方,當年千千萬萬臨汾子弟滿腔熱血,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匯聚成河,奔涌成海,鐵流滾滾,激戰(zhàn)晉中,浴血太原,揮戈大西北,挺進大西南,入朝參戰(zhàn),屢建奇功……當陳穎書走進“鐵打的營盤”時,戰(zhàn)爭如巨浪,那些如“金沙子”般留下來的前輩大多居于營、連以上職位,“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是他們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手把手相教,把臨汾旅的紅色基因播種他心底,澆灌至他靈魂深處。
鐵馬冰河,號角催證,沙場秋點兵,因為基因融入與信仰的堅定,讓青春勃發(fā)的陳穎書明白前進的方向,平添許多力量,將平凡渺小、滄海一粟的個體融入火熱的軍營,融入黨和人民無限的事業(yè),融入寥廓浩渺的天地。有道說,平庸者只有一條命,即性命;優(yōu)秀者有兩條命,即性命和生命;而卓越者,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們分別代表生存、生活與責任。陳穎書軍旅40年一直卓越而立,行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
1988年5月,臨汾解放40周年。陳穎書時任臨汾旅536團政委,應邀作為臨汾旅代表團成員赴臨汾參加慶典活動。臨行前,組織科里幾個“筆桿子”給師首長撰寫發(fā)言材料,數(shù)易其稿,未獲通過,遂電招陳穎書。他凝神半晌,一稿即過,師首長稱贊:就是這個感覺!陳穎書系組織干事出身,當戰(zhàn)士時就有“重磅”理論文章刊發(fā)《安徽日報》,擔任組織科長期間發(fā)表在《解放軍報》上的理論文章,曾轟動一時。陳穎書談及寫發(fā)言材料的心得:一要有針對性,吃透上情,摸清下情,要解決什么問題;二要有力度、有氣場、有聲勢,能達到一定的效果;三要有哲理性,胸懷全局,做到辯證法與方法論相結合,既有“戰(zhàn)術方法”也有“戰(zhàn)略思想”;四要具有個性,語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他的這番話對今天各級機關伏案勞神的“秀才”們仍有深刻意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熱土一抷魂?;氐脚R汾,陳穎書一行循著遠逝的號角,追尋先輩的足跡,感慨“掛甲莊”(李自成圍困臨汾,久攻不下,掛甲而去),神思烈士陵園,佇立徐帥指揮所,徘徊召開勝利大會、也是臨汾旅命名大會的操場(如今那兒是一所書聲瑯瑯的中學)……回家的感覺真好!五月的槐花醉人,滿眼的蒼翠迷人,豐收在望的麥浪喜人。臨汾人民從來沒有忘記這些遠離家門的“子弟”,到處都是熱情的笑臉,滾燙的雙手,噓寒問暖的親切,那是魚水相依的深情,那是心息相通、久別相逢的親情……
1998年5月,陳穎書時任179師政治部主任,再次應邀參加臨汾解放50周年慶典。
臨汾歸來不忘根。在陳穎書擔任179師政治部主任、179旅政委期間,抓部隊傳統(tǒng)教育“咬定青山不放松”,每年新兵一入伍、新干部一報到就參觀旅史館,聆聽老前輩憶傳統(tǒng);營、連主官帶頭學傳統(tǒng)、講傳統(tǒng);廣大官兵通過故事會、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讀書征文,每年6月4日(“光榮的臨汾旅”命名日)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做到隨風潛入,潤物無聲地學習踐行光榮革命傳統(tǒng)。臨汾市委、市政府發(fā)文,臨汾旅官兵一入營即為臨汾“榮譽市民”。為了密切延續(xù)與臨汾人民的“血脈親情”,陳穎書還曾協(xié)調上級部門特招臨汾籍大學生入伍。他深知只有讓每位戰(zhàn)士明白我是誰,來自哪里,為了誰?才能扎根軍營,建功立業(yè),回報人民。
2016年8月,參加臨汾解放50周年慶?;顒拥囊恍腥嗽倩嘏R汾,他們是浙江省軍區(qū)原政委(曾任179師政委)林愷俊,安徽馬鞍山軍分區(qū)原政委(曾任179師政治部主任、179旅政委)陳穎書,江蘇泰州軍分區(qū)原司令(曾任535團團長、179旅旅長)陳林阜,江西吉安軍分區(qū)原司令(曾任536團團長)張復平,浙江杭州警備區(qū)原政委(曾任537團政委)陳必凱,原179師炮兵團政委陳錫樓。同行者還有林愷俊夫人周玲,179旅宣傳科干事嚴正卿。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特此記之,以資紀念。
“分別十年又回家中,樹梢樹枝樹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春風浩蕩春潮涌,這些年臨汾奮進新時代,激浪揚帆,古城添錦繡,人民俱歡顏。撫今追昔,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前行。
作者簡介:劉躍清,中國作協(xié)會員,曾在臨汾旅服役20年。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