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記憶中的酸棗樹

2016-11-04 11:53:17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記憶中的酸棗樹

程廣海

    故鄉(xiāng)處在一個山區(qū)丘陵地帶,適合栽種棗樹,村子東面的棗樹林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如今都分到各家各戶后,棗樹成為當?shù)卮迕駛円豁棽诲e的收入來源。

    老家棗樹多,棗樹林南面崖山上的酸棗樹也不少,算不上成林,也是一叢叢的,從山下的坡地開始一直連綿到山頂上。記得在酸棗開花的季節(jié),細碎的小花飄逸著清淡的花香,那棗花的香氣不知道如何用語言來形容它。有一次,領(lǐng)朋友來到崖山欣賞酸棗花,他聞到這棗花香后,興奮地說:“世上再也沒有比酸棗花更香、更別致的味道了。”到秋天酸棗收獲的季節(jié),從山下仰面往山上看,那些小小的酸棗就像一串串紅紅的瑪瑙掛在樹枝頭上,那么炫目、耀眼。

    酸棗,又名棘子、野棗、山棗、葛針等,原產(chǎn)于我國華北地區(qū),中南各省亦有分布。它們多野生,常為灌木,有的也為小喬木。酸棗樹生命力極為頑強,多生長在貧瘠的山地、陡坡上。它的枝、葉、花的形態(tài)與普通棗樹相似,但枝條節(jié)間較短,托刺發(fā)達,除生長枝各節(jié)均具托刺外,結(jié)果實的枝托葉也有尖細的托刺。葉子小而密生,酸棗的果實很小、多圓或橢圓形、表明顏色紫紅或紫褐色。酸棗的適應性較普通棗強、花期很長,為蜜源植物。

    我們山里的孩子,從記事起,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鄉(xiāng)的野果,從春生、夏長、秋收到冬藏,這一年的漫長季節(jié),都在我們這些“小饞貓”的惦記當中。酸棗應該是一年中最晚落幕的野果,夏天、秋天的野果該吃的吃了、該嘗的嘗,該收回家的也收了。到了秋末冬初的時候,酸棗也就該熟透了。星期天,放羊人趕著羊群上山放羊,看到幾顆酸棗樹就會摘下滿滿一袋子。

    我國民間流傳的“天天吃仨棗,一輩子不見老”和“五谷加小棗,勝似靈芝草”的諺語,充分說明了紅棗的營養(yǎng)價值。其實,酸棗也不例外。而且酸棗作為一種藥材,它的用途更為廣泛。酸棗作為中藥應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醫(yī)典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很早就有記載,酸棗可以“安五臟,輕身延年”。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種野果,它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可以起到養(yǎng)肝、寧心、安神、斂汗的作用。醫(yī)學上常用它來治療神經(jīng)衰弱、心煩失眠、多夢、盜汗、易驚等病。同時,又能達到一定的滋補效果。

    我是家里的長孫,爺爺特別疼愛我,從五六歲起,每天晚上和爺爺睡在一起。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小孩子們沒有什么零食可吃。但是,爺爺總會省下零錢給我買零食。睡覺前,他總是變著法給我拿一塊炒糖、甜蜜角或餅干吃。但多數(shù)時候還是吃酸棗來解饞,這種不需要花錢買的野果,到山上一會兒就摘回來一簸箕,既實惠又養(yǎng)生。

    酸棗那紅紅的顏色、酸酸的味道,陪伴了我整個少年時光,即便離開家鄉(xiāng)很久了,一想到酸棗,依稀能聞到它濃郁的棗花香味。與小伙伴們一起采摘酸棗的一段歡樂時光,隨著歲月的飄逝,如今卻越來越清晰、愈來愈懷念了。


     

責任編輯:張茜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任。

相關(guān)閱讀

    本文暫無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