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詩里納涼
劉昌宇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dāng),手捧唐詩,徜徉于古人納涼消暑的詩詞中,一股清涼悠然在心間暗長,愜意而安詳。
那時的文人雅士紛紛選擇前往高山古寺避暑,“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竟日聞虛籟,深山只此涼。僧真生我靜,水淡發(fā)茶香。坐久東樓望,鐘聲振夕陽。”此詩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dāng)年避暑的情景。山間古松高聳入云,塔寺掩映在松木細(xì)竹之間,一片蒼翠、一處回廊、一杯香茗、一片殘陽,聽老僧講經(jīng),望歸雁遠(yuǎn)飛,鐘聲送殘陽,山間好清涼。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在酷熱的夏季,耳旁傳來蟬嘶、鳥鳴的聲音,多少有些讓人心生煩意。但在山高林密的古道,聽到這樣的樂音,反而給寂靜增添了清幽。獨(dú)坐林間聽那婉轉(zhuǎn)的蟬鳴、鳥鳴,頭頂茂密的枝葉打散了烈陽,投下郁郁的涼影,幾許涼風(fēng)拂過,滿林蟬鳴伴奏,更妙的是有一彎清流繞林而過,手持一柄吊桿,悠然獨(dú)釣溪邊,暑氣在蟬鳴中漸漸流逝。所謂“避暑臨溪坐,何妨直釣魚。”“避暑長林下,寒蟬又有聲?!比缛羰且雇?,能有“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暑氣已去了一半。明月高懸,樹枝間忽有鳥兒撲棱棱飛起,清風(fēng)徐來,送來陣陣稻花的香氣,耳畔那池塘里一片蛙聲似乎在慶祝著豐收的喜悅,“君聽月明人靜夜,肯饒?zhí)旎[與松風(fēng)”,誠然,靜聽天籟之音總是消暑的一大法寶。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你可以學(xué)孟浩然和杜甫,在這夜短晝長的夏日,打開門窗,松散頭發(fā),閑閑地躺在窗邊的榻上,來一場沉沉的午睡,頭頂是小窗糊著綠色的窗紗和窗邊翠綠的芭蕉葉交相輝映,門上的水晶簾被微風(fēng)輕輕吹動,小院里是綠樹陰濃?!皾M架薔盛一院香”,連夢里也盡是云水之涼。睡足醒來,早就在冰涼的井水里浸著的瓜果,已清潤明晶、芳鮮圓綻,“入口甘香冰玉寒”。宋人楊萬里所言:“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瞧這份慵懶閑情,何熱之有?
心靜自然涼。優(yōu)美的唐詩能讓浮躁的心變得寧靜,縷縷的詩香能消褪心頭的暑氣,讓我們的心靈平靜悠涼,最終滌去我們身上的浮華之氣。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