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過年,總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回想起兒時過年,感到很愜意……
小時候,家境貧寒,生活拮據(jù)。若經(jīng)常能吃上白面饅頭、半個月能吃上一頓肉,就算奢望了;穿衣服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更不用說趕時髦穿新衣了。
過年,實質(zhì)上是一種氛圍。臘月廿八家家便開始炒花生、葵花子。不過,暫時還不讓吃,只有等到正月初一拜年時才可以享用。春節(jié)是萬家團圓之時,因此,象征著團圓的元子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
老家的元子有多種,如:糯米圓子、山芋圓子、掛面圓子等等。其中數(shù)掛面圓子最好吃,因為掛面圓子里加有好多肉,經(jīng)油一炸,既香又嫩,吃了讓人還想吃。
到了大年三十,過年的氣氛已經(jīng)是很濃。一大早家家都在忙于貼春聯(lián)、貼年畫。春聯(lián)絕大多數(shù)是紅色的,上面寫有“吉慶、豐收、有余”之類表達祝福的話。值得一提的是,家家都喜歡在門、窗子、糧囤、衣柜等正面貼上大大小小的“?!弊?,以祈盼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吉祥如意、福滿門庭。更有趣的是大家還故意把“?!弊值惯^來貼,諧音有“福到”之意,以表達內(nèi)心期盼“福臨門”的殷殷之情。年畫,每家都十分注重堂屋正堂畫。五六十年代以毛主席像為主,后來漸漸以山水畫、壽星畫居多。下午,祭祖開始。家家都要準備“年紙”和鞭炮,到祖宗墳地去燒一燒、放一放。不過,送“年紙”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去的。按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要求是男孩,即兒子、孫子。大多數(shù)人家都是在傍晚時吃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吃年夜飯時是一家親人到的最齊最熱鬧、家宴中最豐盛的時候。按風俗,如果家里有人因故未能趕上吃年夜飯,要空出座位,擺上碗筷、酒杯。年夜飯上的“年魚”是不能吃的,只有等到正月初五才能開“戒”,因為魚諧音“余”,表示“年年有余”之意。吃年夜飯時,碗里的飯是不能吃完的,多少要留點,同樣是表達“年年有余”之意。吃完年夜飯,大人給小孩壓歲錢。那時的壓歲錢能有一塊錢就算不錯了。不過,雖然錢少,但是新錢,表達了大人對孩子的關愛。此后,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刻,因為要換新衣服了。孩子們穿著新衣,在嬉笑聲中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夕夜家里的電燈不能熄滅,老話講是圖吉利。因此,除夕夜家家都是燈火通明。正月初一的鞭炮從零時開始燃放,家家戶戶爆竹聲聲。一聲“嘭——啪——”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到來了。此后,“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響成一片。由于那時的鞭炮工藝不精,因而“啞炮”較多,這便給孩子們提供了撿炮的好機會。小伙伴在漆黑的夜里,打著手電,在放過鞭炮的地上尋找未響的鞭炮,哪家放就往哪家跑,跑了東家又跑西家。有時為了能搶到一個鞭炮,會亂作一團,就這樣一直到天亮。
正月初一天剛亮,人們便成群結隊拜年。一般是一個家族,按輩份一家一家,一位一位拜的。隊伍是自發(fā)組織的,晚輩要給長輩磕頭,而長輩則不斷往孩子口袋里裝糖果。那年代,別說彩電,就是黑白電視機也沒有。因此,看大戲是過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舞臺是臨時搭的,很簡陋。演藝人員唱的雖不“字正腔圓”,但看的人卻是黑壓壓的。尤其是老人,有的要提前個把小時來等著,有的甚至是從幾十里外趕來的。
如今,生活好了,天天都在“過年”。平時想吃什么就可以吃到什么,想穿什么就能穿什么。然而,兒時沖著吃穿“盼望等待”過年的感覺卻沒有了。新年臨近,回憶起兒時過年的情景,心底油然而生出濃濃的眷戀。在此之際,由衷地祝福祖國母親,祝福朋友們新年快樂! 高國春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