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臨縣磧口鎮(zhèn)陳家垣村第一書記 周向烽:用真心干好扶貧這件事

2021-03-29 10:01:11 來源:山西日報   瀏覽次數(shù):

  “他年紀(jì)輕輕,脾氣臭著哩!經(jīng)常板著臉,大家都得聽他的。不過,正因為聽他的,按他說的辦,村子才越來越好,老百姓的日子才越來越好!”3月14日,臨縣磧口鎮(zhèn)陳家垣村,知道周向烽要回村,村民們早早就等在村頭的小廣場上。

  車未停穩(wěn),村民們便高興地圍攏上來,熱情地打招呼。羽絨服、牛仔褲,依舊板著臉,一個衣著樸素的男人從車上下來,看到迎接的人群,這才露出難得的笑容。

  來人正是陳家垣村第一書記周向烽。村里人都說,駐村幫扶兩年來,周向烽為村里干了兩件大好事。一個,是讓村民吃上了干凈水;另一個,是修好了通往外面的路。

  雖然地處湫水河與黃河交匯處,但村子受自然條件制約,村民多居住在半山腰和山頂處,分而散。長期以來,村民一直靠天吃水,挖旱井成了生存所需。吃、用都要靠“天”。

  山腰處有個小旱井,不出水,主要用來存水,夏天集雨水,冬天存積雪。人們走幾十里地挑水,天旱的時候水資源緊缺,只能留作灌溉。

  這樣的場景,是“80后”周向烽完全沒有想到的。從小在城市長大,沒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初到村里,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他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退縮不是共產(chǎn)黨員,既然選擇了駐村,就一定要沉下心,干出個樣子來,向全體村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為此,周向烽奔走于各相關(guān)部門之間。終于,2018年底,陳家垣村從縣里爭取到78萬元專項資金,用于修建人畜飲水工程。經(jīng)過勘探在山腳下打井,高處修建30噸高位蓄水池,村里修建供水點5座,將干凈的深井水引到每戶村民家中??粗芾锏乃殂榱鞒觯迕駛冄劭魸駶櫫?。從此,他們徹底擺脫了吃水靠天、用水不安全的狀況。

  陳家垣村總?cè)丝?87戶462人,曾經(jīng)有貧困戶64戶154人,留在村里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最小的57歲,最大的85歲……這些數(shù)字,周向烽早已熟記于心。其實,從駐村的第一天起,周向烽就挨家挨戶做“功課”,貧困戶有幾家,家里有幾口人,主要收入來源,致貧原因等。這項工作雖然費時耗力,但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更直接地了解了村情民意。

  周向烽告訴記者,貧困,曾經(jīng)是這個小村子的真實寫照。地處偏遠(yuǎn)地區(qū),資源匱乏,村里沒有學(xué)校,沒有企業(yè),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為零。年輕人外出打工,上了年紀(jì)的靠種土豆玉米維持生計。只有一條崎嶇狹窄的鄉(xiāng)道與外界聯(lián)通,一路上還有7個180度的轉(zhuǎn)彎,下雨天可能遇到塌方,下雪天只能徒步。

  要致富先修路。周向烽橫下一條心,一定要讓村民走出山溝溝。為此,他向政府打報告,得到了交通部門的支持,獲得政府投資308萬元,2018年底開工,2019年11月通車。

  通車那天,小山村沸騰了,人們奔走相告。“寬敞的水泥路修通了,村民出行方便了,村容村貌變美了,漸漸地年輕人開始回村工作了!”村民陳二兵說,這條路是脫貧路,也是幸福路。

  路修好了,實現(xiàn)村富民強還要依靠產(chǎn)業(yè)。因地制宜,周向烽決定重點發(fā)展種植業(yè),做大“玉露香”梨產(chǎn)業(yè)。思路確定后,周向烽帶領(lǐng)村民緊鑼密鼓行動起來,通過土地流轉(zhuǎn)、土地補償?shù)确绞?,建設(shè)“玉露香”梨樹經(jīng)濟園區(qū),種植梨樹110畝、3357棵,還建起了冷庫,方便長期儲存。

  “玉露香”梨早熟、豐產(chǎn)、耐貯藏,畝產(chǎn)可達4000公斤以上,畝均年收入可達5000元。中秋節(jié)、春節(jié)、端午節(jié)等果品銷售旺季,都會給村民們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

  2020年,村里“玉露香”梨第一次掛果,周向烽四處跑銷路,通過消費扶貧等方式銷售一空,全村64戶貧困戶得到分紅。僅靠這一項,村民陳探林就收入了6000元,從來沒有種地以外收入的陳月珍一下子增收8220元……單靠一個梨樹經(jīng)濟園區(qū),全村貧困戶每年收益20多萬元。

  如今,通過打造特色種植業(yè),村子集體經(jīng)濟收入也日漸豐厚。一系列扶貧項目的落地實施,更激發(fā)出陳家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內(nèi)生動力。

  群眾感言

  陳家垣村黨支部書記陳金寶:別看周書記年輕,真是個干事的人!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周書記的幫扶,讓我們村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實現(xiàn)脫貧,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周書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全村百姓的信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的日子一天會比一天好。

  本報記者張婷 實習(xí)生黃敏


     

責(zé)任編輯: 吉政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