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做人道理

陳廷敬為蘇堡《劉氏家譜》作序

2017-11-15 21:40:09 來源:臨汾新聞網

    日前,受洪洞蘇堡劉氏后人之邀,記者目睹了興旺數百年的劉氏家譜真容。
    “氏族者,人之受于其先者也,其為譜牒以垂后者,宜其詳且慎矣!而說者謂:自后世推論門始,蓋晉自永嘉以后,士大夫多流寓東南,一時若太原、瑯琊、陽夏諸人,莫不以門第相矜詡,故王、謝二姓,獨為東南冠,其后遂有中州望族,以渡江稍后不得興,推數者,蓋陋俗也,沿及五季,風尚因之。至唐后有五姓、九姓之別,莫不追論所自’?!眲⑹霞易V的序言以這樣的話語開頭,文章中眾多的歷史典故及悠久的歷史延革,讓人倍感作者知識淵博。同時,更讓人迫切想了解作者是誰?他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讀到文章結尾,方知作者是清康熙皇帝的老師、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他于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歲次丁亥暮春為洪洞蘇堡劉氏家族譜寫家譜時作序,距今310年了。
    陳廷敬在序中直白地說道:人類有氏族之分,都來源于先祖,為家族寫譜,不但要詳細,還要慎之又慎。常有人說,從東漢起,到土族門第的興起,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時期,都屬于門第社會……以筆著書,是以記述氏族世系的書籍為起源的。而我(陳廷敬)認為不是這樣,人之所以有氏族之分,如同草木一樣有類別區(qū)分。高尚的人與品質不好的人混為一談,人們必然當做談笑的題材。豫樟、杞、梓(豫樟、杞、梓在此比喻洪洞蘇堡劉氏家族十世孫劉鎮(zhèn)(靖公)是國家棟梁之材,是家族的優(yōu)秀人才)都是上好的木材,生長于深山老林,只有被人們發(fā)現(xiàn)才能體現(xiàn)價值。江河的源頭尚且不同,溝與水渠的水不能與江、河之水相比。長江、淮河、黃河、漢江之水,源遠流長,而名字與實際卻不相符。
    陳廷敬在此筆峰陡轉。時下的氏族,也是這個理。居住在洪洞的劉氏,傳世很久了,都有家譜傳世,有真亦有偽……劉靖公是當今朝廷的工部員外郎,而且保存有祖上傳世的宗譜,說清楚家族的來龍去脈,達到了詳細慎重標準……今天看到《劉氏宗譜》,倍感劉鎮(zhèn)員外不忘先祖,作此序。
    陳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清代澤州府陽城(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后改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
    陳廷敬歷任經筵講官(康熙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裁官,工部尚書、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康熙字典》總修官等職。陳廷敬工詩文,器識高遠,文詞淵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編》收入《四庫全書》,其中詩歌二十卷,還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
    陳廷敬身為《康熙字典》的總裁官,生前沒有看到《康熙字典》正式出版,甚為遺憾,他去世3年后,洪洞蘇堡劉家《劉氏宗譜》成冊,因此也沒有看到成冊的宗譜,留下了遺憾。從他為劉氏宗譜作序看,其文嚴謹流暢,引用典故耐人尋味,立意高深,講出了水走渠、車走路、人行道的道理,做人、做事要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
    記者隰斌

     

責任編輯:付基恒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