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王兆元:“燕子銜泥”筑史館 癡心一片續(xù)文脈

2021-07-22 08:42:40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

王兆元向方志專家介紹數(shù)字方志館功能應用情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別人都是賺錢養(yǎng)家,王兆元卻是貼錢養(yǎng)書。為了創(chuàng)建臨汾晉山史志文獻館,他不惜賣房、舉債,卻從不向前來查閱的人收費。

  用常人的觀念看待王兆元,有人會問:在這個社會,他屬不屬于一個特例?他撇小家,為大家,到底圖個啥?

  讓史志“活起來”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把詩意般的光彩抖落在書桌時,王兆元早已伏臥案頭,徜徉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中了。

  已過耳順之年的王兆元,退休前曾是臨汾市城市建設檔案館館長,退休后被聘為臨汾市中共黨史研究專家。談起與地方史志文化的情結,他娓娓道來。

  時間回轉到2003年,從小喜歡文學藝術的他第一次接觸到臨汾地方史志,并對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2004年,隨著自己執(zhí)編的《臨汾市城市建設者風采》一書的面世,王兆元深深地被城市建設者的奉獻所感動,從而萌生出為廣大城市建設者們“樹碑立傳”的想法;2005年,《山西省城鄉(xiāng)建設志》編撰委員會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其提供臨汾市城市建設史志文稿;2008年,市建設局成立《臨汾市城鄉(xiāng)建設志》編纂委員會,考慮到他本人的業(yè)務組織能力、文字編寫功底及對地方史志工作的熱愛,建設局領導把編寫《臨汾市城鄉(xiāng)建設志》的重任托付給了他。

  盛世修志,茲事體大,王兆元不敢怠慢??僧斔咴L臨汾各級檔案館、圖書館查閱相關地情資料時發(fā)現(xiàn),檔案館中均以新中國地方機構文件和人事檔案居多,地情文化史料極為匱乏,城市歷史資料、建設圖片、地情文化書籍更是稀缺。

  “無米下鍋”的現(xiàn)實,讓工作一貫認真的王兆元有了濃濃的憂患意識,“找到史志當務之急,收藏史志、保護成果、傳承文明刻不容緩?!?/p>

  那么,什么是地方志?

  國有史,郡有志。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是關于某一行政區(qū)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資源的百科文化全書。

  可,到哪兒才能找到翔實可靠的史料記載,幫助自己完成《臨汾市城鄉(xiāng)建設志》的編寫任務?

  生性執(zhí)拗的王兆元利用休息時間鉆舊書市場,跑廢品收購點,托書友尋找,在網(wǎng)上淘購……有了可靠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為他編撰《臨汾市城鄉(xiāng)建設志》提供了參考依據(jù),從此,王兆元對收藏地方志書更為癡迷。

  于是,他采取了“燕子銜泥”的笨方法——按照省、市、縣、行業(yè)、家譜等類別收集、收藏方志。

  有一次,他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稀缺清版《平陽府志》,愛不釋手,如久旱見甘雨,可價格要800元。要知道,他當時一個月工資不足千元。買了就等于斷炊,可不買的話,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錯過肯定會后悔。回憶起那段因“沖動消費”而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的往事,他眼里依然閃現(xiàn)著堅毅的光芒。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對的,幾年來,有很多同行在編寫歷史材料時都查閱過它,發(fā)揮了很大作用,解決了諸多查找難題。在他看來,“收藏志書是愛好、是手段,發(fā)揮作用才是目的。”

  多年來,他收藏的志書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有一眾編撰《喬李鎮(zhèn)鄉(xiāng)村記憶》的史志愛好者,為尋求翔實的村史資料、依據(jù)來找王兆元;有一批大學生開展學術研究課題,苦于找不到資料無法開工,來見王兆元,從他收藏的志書中找到了所需歷史資料和照片;王兆元的史志收藏幾乎成了史志研究者的資料寶典、材料編纂者的知音,成了人們夢寐以求的文史珍寶。

  給史志“安個家”

  “死”在古籍書堆里的資料在王兆元這里“活”過來了!然而他的家庭生活卻毫無朝氣可言。

  “遇到好書時一定要果斷,要第一時間搶到手。”隨著藏書的增多,王兆元的日子越發(fā)捉襟見肘起來?!罢視保絹碓蕉嗟卣紦?jù)著他下班后的時間。“咱說他的身體不好,要多注意身體,可他就是不聽。他對書的癡迷,簡直到了著魔的程度?!逼拮雨悙燮紵o奈中透著心疼,默默承擔起一家人的生活開支。

  家人的支持,給了王兆元莫大的鼓勵。然而,因為自己的愛好影響了一家人的生活質量,也時常令他感到愧疚。遇到資金周轉不開時,他時常會想,“下狠心,把比較稀缺的方志賣了,絕對可以改善現(xiàn)在的生活!”但是,它們作為孤本存在的價值,卻令王兆元怎么也“狠不起心來”。

  為了更好地延續(xù)文脈,讓更多社會史志愛好者在追求地域文化之韻時不至于像自己一樣“斷炊”,王兆元的心中又萌生出實現(xiàn)史志書籍“數(shù)字化”的想法??苫I建資金又從哪兒來?

  思前想后,王兆元和愛人商量起了賣房的事兒。一忍再忍的妻子發(fā)火了?!澳氵€要不要這個家!兒子結婚住哪兒!”“兒子結婚是幾年以后的事兒,咱到時候再考慮。眼下最要緊的是,把方志永久地保存下來,得給史志盡早‘安個家’!”…… 禁不住丈夫的軟磨硬泡,看著他視如生命的各類地方志,妻子又一次妥協(xié)了。

  2014年,得到家人支持的王兆元委托北京興源科創(chuàng)公司對全部實物史志圖書實施數(shù)字化高清掃描。經(jīng)過數(shù)字化加工后期處理,2018年,山西省首個地方史志文獻電子圖書數(shù)字庫建成?!澳壳梆^內(nèi)館藏史志全部實現(xiàn)數(shù)字化閱讀功能?!蓖跽自榻B,“電子圖書數(shù)字庫集分類檢索呈現(xiàn)、雙層PDF格式、一鍵下載、分目查閱、分類原版翻頁、一庫多機鏈接查詢、電子圖書全文檢索服務平臺六大功能于一身,非常方便?!?/p>

  地方志“安了家”,兒子的婚房卻還沒有著落。

  有親友提議,賣一部分地方志,他堅決不答應。

  也有人說,“這哪像個過日子的樣兒,這個丈夫、父親當?shù)貌缓细?”

  還有人說,“別人都是賺錢養(yǎng)家,你為啥貼錢養(yǎng)書?”

  甚至有人調侃,“放著悠閑的退休日子不過,還把工資貼個精光,許是腦子進水了!”

  王兆元苦笑:“為什么要收藏史志?”——他有自己從不曾更改的認識:史志不能遺失,歷史不能忘記,文化不能斷續(xù)!這是一件拖不得、等不得的大事。

  把文脈延續(xù)好

  初心不變,夢想依舊,困難一時,生活繼續(xù)。

  兒子的婚房終以貸款“搞定”。王兆元醞釀方志陳展館的新計劃也逐漸成熟。

  2020年,他將多年來苦心收集的12000余冊地方史志搬入“燕巢”——臨汾晉山史志文獻陳展館。

  走進五一東路木材巷古香純樸的四通大院,王兆元租用的陳展館內(nèi),數(shù)十個標注有書籍種類的書柜如列兵環(huán)陣,他如數(shù)家珍地訴說著每類藏書背后的故事,“這邊有旅游專志、那邊是山西地方史志、北面是紅色史志文化、西邊是地情文化人物傳記、里屋是地方報刊雜志、家譜等,涉及12類史志文獻資料?!币粌詢怨沤裰緯?,讓人不但可以重溫歷史,更能從中領略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各行各業(yè)的振興之路。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平陽古城(臨汾)古有‘晉山書院’,創(chuàng)始于元泰定年間。清康熙34年遭地震塌毀停辦?!痹谡砼f版《臨汾縣志》過程中,這段珍貴的文獻資料躍入王兆元眼中。有了新發(fā)現(xiàn),這位方志學者又萌生出新的想法:復建“晉山書院”,賡續(xù)文脈,讓臨汾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得知他的這一想法后,地方史志部門以及文友給予了大力支持,并幫助其恢復了“臨汾晉山書院”堂號。

  “文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愛書如命,對書都非常喜愛,但是看了王館長這個藏館的書以后,不僅敬佩而且震撼。他的藏書內(nèi)容之多,范圍之廣查找便捷,從臨汾的民間藏書來說是空前……”臨汾文化名人翟耀文在現(xiàn)場欣賞藏書、體驗“數(shù)字”閱讀后毫不吝嗇地夸贊道,“王館長做了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蓖跽自獔D了啥?入門處那塊金燦燦的“臨汾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牌匾,見證著這位癡心老黨員的閃光足跡。那個鑲嵌在歲月屋檐下的“小燕巢”,守候著時光的記憶和歲月的回聲。

  記者 陳明 亢亞莉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