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梁茂祥:退休干部17年的紅色堅守

2020-08-12 09:34:18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只身一人,踏遍山野,只為搜尋有關(guān)抗戰(zhàn)的老物件、老資料、老故事。

  傾盡所有,自費建館,只為喚醒人們塵封已久的抗戰(zhàn)記憶,喚起人們對抗戰(zhàn)英雄的敬仰與銘記。

  17年來,襄汾人梁茂祥只做了這兩件事。如今,他已是古稀之年,仍在執(zhí)著堅守中奮力前行。他說:“英烈不該被淡忘,飽含血與火的物件是不能忘卻的歷史。我活到什么時候,就將‘紅色收藏’堅持到什么時候。”

  “再不收集保護,就真的失傳了”

  2015年,梁茂祥砸鍋賣鐵、欠下巨債,憑一己之力創(chuàng)建襄汾縣抗戰(zhàn)勝利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館內(nèi)展品皆為他的個人珍藏,時至今日已逾一萬件。凡是來參觀的,他不僅不收錢,還義務(wù)擔當講解員。

  在當?shù)?,梁茂祥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閑”,但他堅定地認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很“值”。他常說,“沒有抗日英烈,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對抗日英烈有特殊的感情!”

  對梁茂祥來說,這種感情由來已久,根深蒂固?!拔揖司藯顕?7歲參軍,22歲英勇犧牲,為抗戰(zhàn)獻出了青春和生命。他舍身為國的事跡,深深烙在我的心底,激勵我傳承紅色初心。我一直想,要在有生之年,為舅舅和抗日英烈做些事情?!?/p>

  情之所至,心向往之。2003年,梁茂祥從襄汾縣檢察院退休后,輾轉(zhuǎn)多地、費盡周折、遍尋知情人,共搜集、整理了包含舅舅在內(nèi)的100多位襄汾籍抗日英烈的事跡。令他遺憾的是,始終未尋得烈士吳喜兒的照片。現(xiàn)今,這位烈士的子女已為陳姓,關(guān)于父親的記憶僅來自母親留下的只言片語。

  “一個個英烈故事、一件件‘紅色’物品,將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不收集保護,就真的失傳了。”為此,梁茂祥踏上了紅色收藏之路。他花空積蓄、變賣房產(chǎn),四處打工賺錢,只為換取有關(guān)抗戰(zhàn)的布告、報刊、票證、信件等老物件。即使借錢、負債,他也義無反顧地“收”下去。

  “苦累都不怕,就怕收不上”

  身著破衫,手執(zhí)撥浪鼓,肩馱3個年代久遠的布袋……這些年,梁茂祥就靠著這身行頭,輾轉(zhuǎn)于山西、河南、陜西、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為了省錢,他能走路絕不坐車,渴了就喝自來水、河水,餓了就啃幾口隨身攜帶的石頭餅,困了就地將就一宿。

  每到一個地方,梁茂祥就搖動撥浪鼓,賣力地為自己“打廣告”。人們聞聲而出,常常將他誤作是“收破爛”的小販或是討飯的乞丐。他也不惱,趁“熱”向大家打聽,誰家有關(guān)于抗戰(zhàn)的史料、物件,只要愿意出,他就高價收。別說,這一招還挺奏效,館內(nèi)的不少藏品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淘”回來的。

  這條路,梁茂祥走得曲折、艱辛又漫長。但是,所有的苦和累,他都不怕,唯一怕的是收不來想要的“紅色”物件。有一年,他聽聞河南林州有一面紅軍軍旗,便“蹭”了一輛去往鄭州的貨車。到了那兒,天已經(jīng)黑透了,他只好在鄭州汽車站打起地鋪,等著第二天搭車去林州。沒想到,盛夏的蚊子很猖狂,咬得他無法安睡。

  “走出車站一看,有片空地長滿了蒿,聞起來有一股濃烈的味道。我心想,這東西抹到身上,蚊子可能就不咬了,于是臉、胳膊、腿都蹭了蹭。果真,接下來睡了個安穩(wěn)覺。可是,天一亮就發(fā)現(xiàn)自己被乘客們圍觀了。我趕忙沖進衛(wèi)生間,迎頭就看見鏡子里出現(xiàn)一個‘綠人’?!闭f到這兒,梁茂祥忍不住笑了,“自己這番模樣,別人不笑才怪呢?!?/p>

  緊接著,梁茂祥舒展的眉頭又鎖緊了。原來,他遭了一路的“罪”,總算找到了軍旗持有人,但對方說啥也不肯“割愛”。對此,他的倔勁兒上來了,多次往返于襄汾跟林州之間,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終于打動了對方。拿到這件“寶貝”的那一刻,他激動地哭了。

  兩年前,梁茂祥得知一位外地收藏家從襄汾縣收走兩尊打過鬼子的土炮后,當即與該收藏家取得聯(lián)系,并在電話里表示“不管你多少錢收走的,我出雙倍收回來”。該收藏家起初不同意,梁茂祥便直奔對方家鄉(xiāng),一再央求“過過眼癮也好”。連番攻勢之下,對方可算松口了,但只舍得割讓其中一尊土炮。

  土炮回到襄汾時,正值凌晨3時,天黑蒙蒙的還下著瓢潑大雨。梁茂祥瞞著家人,蹚著沒過腳踝的雨水,徒步3里地把土炮拉回紀念館。當時,他渾身濕透了,輕輕用手一擰身上的衣服,就能擰出好多水來。

  提及這段往事,梁茂祥仍激動不已,“踏破鐵鞋哪里尋,雨濕衣衫心興奮。牢記歷史不忘根,銘記英雄中華魂?!?/p>

  “只要活著,就不會放棄”

  梁茂祥的執(zhí)著與堅持,感動了許多人。有人為他提供收藏線索,有人捐來抗戰(zhàn)物品,使紀念館的館藏愈加豐富。近年來,該館先后被授予“襄汾縣共產(chǎn)黨員黨性教育基地”“臨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黨史國史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參觀人數(shù)已逾百萬人次。

  館內(nèi),每一件寶貝都來之不易,都蘊藏著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沒有人比梁茂祥更了解這里的一事一物。為此,除了外出“淘寶”,他把更多的時間留在了館里,留給了參觀者,希望更多人重溫歷史,緬懷先烈。

  參觀者中,有烈士子女聞訊而來,他們紅著眼圈、流著眼淚對梁茂祥再三道謝,“父親籍籍無名,是您讓更多人知道了他的故事”;許許多多的“90后”“00后”在這里上了一堂難忘的歷史課,他們深感震撼,“如果不是梁爺爺,真不知道誰還會做這樣的事情”“英雄鑄就的抗戰(zhàn)精神,值得我們敬仰一輩子”“梁爺爺鍥而不舍、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

  多年來,為了藏品和紀念館,梁茂祥吃不好、睡不好,勞累成疾,2016年先后查出頸椎病和心臟血管堵塞。同年5月,他去北京做了心臟支架手術(shù),不顧醫(yī)生和親友的勸阻,只休息了短短3天便返回館里。他說,“我的命重要,但紀念館更重要。這就是我的工作崗位,我一時一刻都不想離開。”

  有人看中藏品,想以高價購買;有人建議他,紀念館改為收費參觀,以彌補收藏、建館欠下的巨債。但是,這些統(tǒng)統(tǒng)被梁茂祥一口回絕。他擲地有聲地說:“這些藏品都是‘無價之寶’,不能單單以錢來衡量。我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忘記舊中國遭受的屈辱和血淚,一定要教育好下一代,發(fā)揚抗戰(zhàn)精神,繼承英烈遺志,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p>

  今年8月1日,梁茂祥接待完一批又一批參觀者后,又背起“出行標配”,到新城鎮(zhèn)南寨村一戶農(nóng)家“撿漏”。行走鄉(xiāng)間,他的眼神堅定、步伐有力:“在抗戰(zhàn)精神的激勵下,我會前進前進再前進。只要活著,我就不會放棄收藏?!?/p>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