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王雙亮:“雙季槐”托起山鄉(xiāng)富裕夢

2017-03-14 19:27:07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本該安享晚年,卻傾全家之力,報鄉(xiāng)鄰滴水之恩;雖然困難重重,阻撓不斷,但經(jīng)歷了萬般風雨后,終于迎來了漫山遍野槐花香。一位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托起了山鄉(xiāng)群眾的富裕夢,他就是汾西縣紀檢委退休干部王雙亮。

  車禍擋不住扶貧夢

  2010年10月,不顧家人反對,一心想回報家鄉(xiāng)父老的王雙亮與其妻子郭平再次駕車前往運城市稷山縣考察雙季槐項目。不幸發(fā)生了嚴重的車禍。

  “當時我們差點就沒命了。”提起那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jīng)歷,王雙亮依然有些后怕。

  在車禍中,王雙亮右小腿粉碎性骨折,逢了20余針,傷愈后,腿部留下了長長的疤痕。郭平的傷情也很嚴重,兩根肋骨骨折。

  “家人都感覺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勸我們放棄雙季槐項目?!蓖蹼p亮說道。

  有退休工資,村里還有幾間房屋,生活本可以無憂無慮,但看到家鄉(xiāng)父老貧窮的生活,王雙亮堅定信心,帶領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

  在無情的車禍面前,在親戚朋友的勸說和子女的強烈反對面前,王雙亮夫婦沒有退讓。

  “我要回報家鄉(xiāng)”

  王雙亮是汾西縣紀檢委一名退休干部,他一直不愿向外人提起自己那段坎坷的命運。

  王雙亮出生時只有2斤重,25天時被遺棄在路邊。養(yǎng)父母把他從路邊抱回了家——汾西縣團柏鄉(xiāng)棗坪村。這是個土地貧瘠的山村,村民靠天吃飯。王雙亮的母親身體不好,常年臥病在床,一家人只能靠著幾畝薄田和父親放羊的收入為生。

  “小時候家里窮,母親常年臥病在床,父親是個普通的農(nóng)民,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王雙亮說,家里最困難的時候,時常能得到鄉(xiāng)鄰的幫助,上高中時,每月的伙食費都是靠親戚朋友接濟。從懂事起,我就給自己定下目標,將來長大有出息了,一定要回報親人、回報家鄉(xiāng),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愿望在幸福的河里流淌著,日子卻依舊在貧瘠的土地上度過。

  1976年,高中畢業(yè)的王雙亮還未滿18歲,他被村民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稚氣未脫的他,從上任之初就開始謀劃村民的致富路。但命運總會給人意外,1978年恢復高考第二年,王雙亮考上了山西省政法干部學校。畢業(yè)后,一直擔任班里團支部書記的王雙亮被省公安廳看中,但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他放棄了留在省城工作的機會,回到了離家鄉(xiāng)不遠的霍州市公安局參加工作。

  雖然參加了工作,但王雙亮一直沒有脫離農(nóng)村,一直沒有忘記回報父老鄉(xiāng)親的愿望。退休之后,他終于可以全身心地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了。

  大槐樹下的致富夢

  王雙亮的家鄉(xiāng)棗坪村有一棵數(shù)百年的大槐樹。那棵粗壯的大槐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周圍的土地塌陷了,周圍的樹木因為干旱枯死了,但那棵大槐樹依然枝繁葉茂。王雙亮贊嘆大槐樹堅強不屈的精神,也因為大槐樹他找到了致富脫貧的項目——雙季槐。

  “我觀察了好多年,四周的樹木都枯死了,但大槐樹還依然堅強地活著,它生命力堅韌,可抵抗病蟲害,非常適合在這片土地上生長?!蓖蹼p亮介紹,合作社成立的第一次會議,就是在村里的大槐樹下舉行的,當時得到了合作社成員的一致認可。

  王雙亮引進雙季槐項目并非心血來潮,作為工作了數(shù)十年的黨員干部,他非常清楚實踐的重要性。為了考察雙季槐項目,他與妻子數(shù)十次前往運城考察項目,對季節(jié)、氣候、土地、土壤等進行調(diào)查研究,向林業(yè)專家進行詳細咨詢,為了避免給鄉(xiāng)親造成損失,他自己試種成功后,才開始在村里推廣。

  2014年6月12日,王雙亮和妻子郭平創(chuàng)辦的汾西縣新槐林專業(yè)合作社正式注冊成立。雙季槐種植開始在全村得到推廣,業(yè)務涉及育種、嫁接、栽植、采收、儲藏、加工、銷售等,形成一條龍雙季槐產(chǎn)業(yè)鏈。

  雙季槐是一年能生兩季槐米的新型槐樹,槐米又名“蘆丁”,具有擴張血管,預防腦中風,專治心腦血管病的中藥材,有較高的醫(yī)用價值。

  “自己栽,自管護,群眾百姓來入股?!薄捌酵恋?,綠荒山,造福后代咱心安?!边@是王雙亮用來自勉的話。

  合作社成立初期,群眾積極性不高,大多數(shù)人在觀望,他們擔心承諾無法兌現(xiàn),擔心土地以后復耕困難。許多百姓寧愿讓土地荒蕪著也不愿栽植雙季槐。

  第一批合作社的成員只有23人,通過土地流轉、入股等方式入社的土地共有500畝。但對于王雙亮夫婦來說,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他們已經(jīng)很知足了。

  子女結婚不敢買房,工資收入全部投入到雙季槐項目中。即便如此,籌集到的200余萬元,在土地平整、樹苗采購、兌現(xiàn)土地入股等支出后,王雙亮一家人過著緊巴的生活。

  困難重重的富鄉(xiāng)情

  成功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合作社成立后,王雙亮向社員兌現(xiàn)了所有承諾,社員每畝地每年可領到100元的土地流轉費用,在加上土地平整、苗木管護等工作,部分因上年紀無法外出務工的社員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勞動收入。

  但這樣的實惠也容易被流言蜚語沖倒。

  “將來不種槐樹了,樹根無法處理”雙季槐無法收益,將來復耕麻煩可就大了”……在部分村民的質(zhì)疑聲中,部分入社的村民單方面毀約,要求退回土地,清理已經(jīng)種植的雙季槐,對于王雙亮夫婦的解釋,部分人毫不領情。

  當年種植,當年收益。

  雙季槐沒有發(fā)展林業(yè)周期長的短板,雖然經(jīng)歷了一些曲折,但回報讓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是部分村民拔了樹苗回去當柴燒,后來又有人放羊啃樹苗?!蓖蹼p亮回憶起曲折總忍不住嘆氣,經(jīng)過入戶勸解后,這種情況好些了,可是又出現(xiàn)了新情況。”2015年春天,已經(jīng)發(fā)芽的樹苗一排排枯死。這是王雙亮夫婦從未遇到過的事情,經(jīng)過檢查后發(fā)現(xiàn),放羊人為了方便,有意將發(fā)芽的雙季槐拔出一截,根部松動后,雖然樹苗還在原地但慢慢就枯死了。

  “一棵樹苗9塊錢,一畝地55棵,再加上土地平整、人工栽植等費用?!惫浇榻B,損失比放羊戶一年的收入還大,但都是鄉(xiāng)親,又不忍心報案處理?!?絕望中的守望

  缺鹽短醋辣管夠,這就是艱苦環(huán)境里的王雙亮。

  為了雙季槐夢想,王雙亮一心撲在山上,他是主人也是工人,吃飯缺鹽短醋,但只要有辣椒就行,餓了經(jīng)常是辣椒就著饅頭、白面條。他學會了在山里開三輪、開小型推土機,他期待著槐花滿山坡,期待著自己跟百姓一樣的艱苦日子早日遠去??墒牵麉s盼來了絕望。

  2016年春季,王雙亮夫婦在傷心悲痛中絕望到了極點。

  王雙亮在山上苦心栽植的100余畝樹苗,60000余株被村民拔掉了。其中,最厲害的一夜就丟失了500余株。

  這次,樹苗不是被村民拔掉扔了,也不是被村民拿回去當柴燒,而是村民從中發(fā)現(xiàn)“致富”的途徑,把拔掉的樹苗了賣給別人,丟失的不僅有剛栽植的新樹苗,也有已經(jīng)長到手腕粗的老樹苗。他們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但王雙亮夫婦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當時我們徹底絕望了,所有的投資都打了水漂,所有回報家鄉(xiāng)的付出都成了心痛?!蓖蹼p亮介紹,“從那件事后我就不抱希望了,回報家鄉(xiāng)也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心里也能放下了?!被氐胶献魃绾?,王雙亮揭掉了合作社的牌子,剪掉了線路,鋪蓋全部打卷,灰心失望寫滿了臉龐。

  “就在我坐等孩子來接的時候,縣林業(yè)局局長曹興和鄉(xiāng)黨委書記白慶安來了,他們不停地勸我,要我振作精神,重新再來。而且,縣里、農(nóng)業(yè)、科技等部門也給予了大力支持?!蓖蹼p亮介紹,很快縣里就正式發(fā)布了封山育林通知,進村入戶進行宣傳教育。同時,公安部門也立案調(diào)查,村里老百姓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經(jīng)過這件事后,我本不甘心失敗的夢想又燃燒起來了。”

  精準扶貧當先鋒

  “只要對老百姓有益,我就堅決擁護?!闭f這話的人是村里72歲的老人趙德全。

  趙德全曾在村里當過黨支部書記,以敢說實話、敢說真話聞名,用村民的話說,他當書記時不管來的是什么級別的領導,只要說的對老百姓有利他就支持,不符合村里實際他當場就會提出反對意見”。

  村民盜賣樹苗的事情發(fā)生后,趙德全以及曾當過村干部的張紅波都加入到發(fā)展雙季槐的隊伍中,向村民宣傳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好處,為雙季槐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了加快發(fā)展,王雙亮組建了兩支荒山植樹隊,每隊15人,組織了巡邏隊,負責山區(qū)防火和苗木管護。同時聘請技術員王悅麗講解管護知識和苗木修剪,組織開展了雙季槐種植培訓班,普及種植技術。至此,雙季槐項目邁上了健康發(fā)展的軌道。

  “為提高收入,雙季槐地里間種了生地、柴胡、遠志、芍藥等中藥材,提高了農(nóng)民收入,開發(fā)的槐米茶遠銷北京、陜西、黑龍江,且供不應求?!蓖蹼p亮介紹,去年合作社30個貧困人口人均收入達到1.9萬元,實現(xiàn)了當年脫貧。

  荒山不僅要綠化,還要美化。為了綠化美化荒山、荒坡、荒灘,王雙亮栽植側柏700余畝,雙季槐2800余畝,路邊綠化植樹2.2萬余株,育苗56畝。

  “我們村里共有貧困戶100余戶,貧困人口300余人,我希望村民能全部脫貧致富。”王雙亮說,老干部有著豐富的工作和實踐經(jīng)驗,如果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當中,這將是一支非常強大的精準扶貧力量?!庇浾?nbsp;張春茂

 

 

     

責任編輯:付基恒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