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洞通背拳第八代傳人樊漢武收集的關于通背拳的“序”與“跋”中有一份“菊軒氏自序”。
看到這個序,記者便開始尋找有關“菊”姓的資料,然而無論是互聯(lián)網(wǎng)還是文獻記載,登載的“菊姓”都少之又少。
相傳有一菊姓先人在朝廷做官,蒙冤操斬,其后人為躲避官府追殺,先改屈姓,后又改為曲姓,從此世代平平安安、輩輩相傳,活著姓曲,死后姓菊,以示不忘祖先。這些也只有口傳,沒有記載,而菊氏宗親因此是家族密事,族譜從不外露,資料十分稀少。所以要想查到菊姓源出,的確只能靠菊氏后人自己想辦法了。
記者為證實“菊軒氏自序”中所述之事,到洪洞賀家莊、韓家莊等地實地考證。當?shù)氐拇迕穸紦u頭說當?shù)貨]有菊姓人士。
菊軒氏在序中說,從梳辮子起開始讀書,便跟著吉書升老師學習科舉考試學業(yè)(清代的男子要頭發(fā)梳成辮子)。老師是臨汾苗屯人名書,字俊選,號曉林。
老師為人正直和藹,善于啟蒙學生。除了文筆優(yōu)秀,還精通通背拳術,經(jīng)常在讀書的空閑時間教學生學習拳譜,用來強壯身體。
吉書升曾經(jīng)告訴菊軒氏,該拳種一共108勢,變化無窮,先是河南的郭永福在平陽府親自向他傳授幾招拳術,隨后他與郭師傅一起到了洪洞蘇堡劉家。
吉書升告訴菊軒氏,在此之前,郭刻苦學習了十幾年,聞名四方,拳術造詣很高,天下人稱通背拳為神拳。后來郭永福在洪洞蘇堡設場教拳,該搏擊技術才傳入山西。那時向郭永福學拳術的有賀懷壁、張秀德等人。
吉書升在韓家莊設私塾,還經(jīng)常向岳父張秀德以及賀懷壁切磋請教。張、賀二人向吉書升傳授拳術手法與運用,吉書升得到了該拳種的搏擊精華與技術。
菊軒氏說,他隨從吉書升十幾年,雖然沒有下功夫學習通背拳“扳諸般勢套打套”,也知道個八九不離十。先生教他們?nèi)g時說通背拳有四兩搏千斤的巧力,“此拳巧力勝人,全要身手靈活”,而其他的拳種大部分是以有力勝無力,以大力勝小力;其他拳是橫著身子進攻,通背拳是側身進攻應對。橫身進攻臂顯得短,側身進攻臂就長;炮拳、飛虎、九拳、長拳、羅漢拳及二郎拳等,大部分是硬推硬搬,而通背拳講究“閃驚巧取,全在熟練”,那有不勝的道理?這是其他拳種沒有的境界。
菊軒氏說“余學習數(shù)年,頗悟其妙,固志以勵后世之學者”。
“咸豐癸年冬十月望后菊軒氏書于云路齋北窗下?!边@是菊軒氏在1853年(咸豐三年)初冬十月看望吉先生后在云路齋北窗下寫下此序。此序與吉書升1821年7月寫的自序間相隔32年,以此判斷吉書升已是耄耋老人。(記者 王隰斌 尹飛)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第二十三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jié)開幕
下一篇: “好鄰居”王艷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