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清潔取暖考察團赴晉中市和順縣考察側記

2019-07-03 08:39:48 來源:臨汾新聞網

圖為考察團一行在實地考察。

  臨汾新聞網訊 清潔取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全市的清潔取暖改造工作取得了重大進步,集中供熱和“煤改電”“煤改氣”的實施讓清潔能源走進了千家萬戶。然而,由于取暖費用的壓力,出現了一些“改而未用、散煤復燃”等現象。如何確保清潔取暖改造的實用性和可持續(xù)性,讓居民“用得上、用得起”,已成為這項工作破冰的關鍵。

  為此,6月27日至28日,由市能源局局長、市清潔辦主任郝德彪帶隊,堯都區(qū)、洪洞縣、襄汾縣分管清潔取暖工作的副縣(區(qū))長、清潔辦負責人一行13人組成的考察團,前往晉中市和順縣,對清潔取暖工作進行了全面考察。

  ●座談交流 找準關鍵點

  6月27日晚,考察團一行抵達和順縣。和順縣經過多年的清潔取暖改造,總結出5種適合當地清潔取暖的技術路徑,即集中供熱和“煤改氣”“煤改電”“煤改醇”以及多種能源綜合供暖。

  在6月28日上午舉行的座談會上,考察團與和順縣副縣長王曉剛及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清潔取暖改造工作進行了座談,就當前清潔取暖改造進展情況和遇到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據介紹,和順縣清潔取暖改造基本工作思路是堅持“企業(yè)為主、政府推動、因地制宜、居民可承受”的原則,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方針,先改造城區(qū)和城鄉(xiāng)接合部,然后向其他鄉(xiāng)鎮(zhèn)農村全面輻射。其中,縣城清潔取暖改造以集中供熱為主,“煤改氣”“煤改電”或其他分散式清潔取暖為輔;農村優(yōu)先利用地熱、光伏、太陽能、空氣能、石墨烯、生物質等多種清潔能源供暖,從實際出發(fā)科學推動清潔取暖工作。

  當和順縣能源局局長李衛(wèi)平介紹到國晶新能源公司對投資“煤改電”有意向時,考察團成員、市能源局副局長劉鵬當即表示要深入了解。該合作模式為企業(yè)承擔清潔取暖改造的設施設備購進和安裝,居民用電承擔正常電價,合作條件為和順縣授予其全縣3億度以上的售電權限。劉鵬表示,此種方式對我市清潔取暖改造工作有重要借鑒意義。

  “煤改醇”由甲醇代替煤炭作為燃料供暖,是晉中市今年大力推行的改造方式,市、縣兩級財政補貼力度很大,和順縣6個月的采暖季,每戶的總費用大約是3000元。對此,洪洞縣常務副縣長劉春林表現出很大的興趣,他表示,需要進一步的考察研究,必須吃透弄懂“煤改醇”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近一個半小時的座談,考察團一行對太陽能+淺層地源熱+甲醇梯次集熱取暖、遠紅外石墨烯清潔取暖、太陽能+電輔助清潔取暖等改造方式進行了充分了解。

  ●實地查看 探索新路徑

  上午10時30分,考察團一行來到平松鄉(xiāng)沙佛陀村。該村進行了“煤改電”改造,使用遠紅外石墨烯供暖設備,現已完成清潔供暖改造61戶,改造面積3100平方米。

  在該村村民李女士家的客廳,安裝一臺遠紅外石墨烯供暖器,取暖面積大約40平方米。

  “冬天家里溫度能到多少度?”

  “20度左右。”

  “你家安裝了幾臺遠紅外取暖器?每個月的電費是多少?”

  “我家安裝了一臺,足夠老人取暖了。因為有補貼,我們的電費大約是每個月130元。”

  一問一答,考察團不僅認真問詢了居民對遠紅外石墨烯取暖器的意見,還詳細了解了設備的運行原理。

  隨后,考察團進入平松鄉(xiāng)大夫巖村,該村采取“煤改電”改造方式,完成空氣源熱泵改造48戶,改造面積1900平方米。這種改造模式在我市已經推廣,但針對農村小戶型農戶,小型的空氣源熱泵系統(tǒng)仍然具有借鑒之處。

  11時30分,考察團來到第三個考察點牛川鄉(xiāng)北高邱集中小區(qū)。緊鄰該小區(qū)的是淺層地源熱+太陽能光熱+甲醇鍋爐梯次集熱供熱項目,也是此次考察的重點。

  項目區(qū)里,一排排太陽能集熱設備整齊排列,覆蓋了近5000平方米的供熱場地。同時還有淺層地熱能機組廠區(qū)、甲醇鍋爐廠區(qū)和控制機房。

  “本項目投資880余萬元,為546戶居民提供了5萬余平方米的供暖。縣政府將30年的經營權給了我們,項目建設費用全部由我們公司承擔。居民只需要支付與縣城集中供熱相同的價格——4.4元/平方米,就可以溫暖過冬了。”山西恒爾森節(jié)能科技公司介紹人員說,“在這套供熱系統(tǒng)中,太陽能和淺層地熱是主力熱源,承擔日常80%的供熱需求,甲醇作為輔助熱源,保證在極端天氣下小區(qū)供熱需求。同時,太陽能和淺層地熱建立跨季度儲能系統(tǒng),做到了冬采夏補,保證了太陽能的利用率和地熱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p>

  ●多方了解 借鑒新經驗

  考察團一行步履匆匆、馬不停蹄。來到牛川鄉(xiāng)化南溝村時,已過了中午12點。該村是典型的農業(yè)自然村,長期以來,村民取暖全靠煤爐,普遍沒有水暖和地暖。和順縣因地制宜,采用太陽能光熱+電輔熱供暖的方式,對該村進行了清潔取暖改造。

  走進村子,只見家家戶戶屋頂上都有一塊或兩塊太陽能集熱部件,一塊塊太陽能板,將在寒冬時節(jié)為村民送去溫暖。

  太陽能+電輔熱供暖的方式,主要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給室內循環(huán)制熱,太陽能不足時電輔熱啟動供暖。當了解到這種方式不需要對房屋進行過多的改造,清潔取暖效果也比較明顯時,考察團成員像發(fā)現新大陸一般,對這一改造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郝德彪認為,和順縣進行的“煤改電”“煤改醇”“太陽能+地熱能+甲醇”等改造方式,對我市的啟示很大,有很多可以借鑒的經驗。

  “清潔取暖改造不僅僅要做好眼前的工作,更要著眼長遠確保其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決不能為了改造而改造。我們要帶著問題,回去后做進一步的研究?!焙碌卤胝f,“我們就是要讓群眾花最少的錢,過最暖的冬?!?/p>

  記者 劉 超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