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公德,愛護公物?!边@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就是這句我們從小就耳濡目染的話語,總是在一次又一次目睹了公共設施慘遭破壞之后,又被我們一次次的沉重提起。
剛剛開通不久的濱河東路,多處嶄新的公交車亭慘遭破壞,成為寬敞整潔的道路上不和諧的風景(詳見本報B2版報道)。不久前,市區(qū)花果街,幾株石榴樹同樣遭遇“黑手”,不知被誰人“腰斬”……盡管作為媒體,多年來,我們總是在不斷地加強文明城市的宣傳,曝光一些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希望通過輿論的引導,給破壞者以道德的威懾,呼吁人們及時制止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提高共同愛護公共設施的意識。但不文明的一幕仍時有發(fā)生,當看到這些殘缺的公共設施時,又怎不叫人痛心呢?!
現代文明城市的發(fā)展,不僅要有高樓大廈、寬闊的道路,更離不開樹木草坪、公交站牌等公共設施的點綴。這些公共設施,既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服務,又美化了城市環(huán)境,是現代文明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個城市及周邊的公共設施,大家都有觀賞權、使用權、享受權,同時也有保護的義務,需要市民共同去愛惜、去維護。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們的城市變綠了,變美了。路邊的草坪、樹木多了,街頭更換了垃圾箱、增設了路燈、櫥窗等公共設施。這些公共設施在美化市區(qū)的同時,也方便了廣大市民,它使我們的環(huán)境更加舒適宜人、溫馨宜居。作為每一個市民,作為直接受益者,我們應該明白,每一個公共設施的建成享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它們如果得不到愛護而遭到破壞,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也會使城市的品位大打折扣。
“勿以惡小而為之”,保護公共設施也需要全民編織一張網。一方面,每個市民都應勇擔社會責任,以主人翁姿態(tài)來愛護公共設施,敢于同惡意破壞行為作斗爭;另一方面,職能部門也要善用智慧的方式來科學化、智能化管理,比如在重要路段安裝“電子眼”,實行常態(tài)化監(jiān)控,讓每一次不文明行為都能得到及時遏制,讓每一個損壞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責任人”。
“愛護每一個公共設施,讓它給您多服務一次的機會?!弊尮苍O施不再“受傷”、不再“哭泣”,既需要喚醒社會公德意識,更需要配套制度長效管理。(曉琳)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