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人:假冒“精準扶貧”詐騙特點您得防范

2019-03-11 09:42:05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的重大部署和惠民工程,然而近來卻有一些不法分子動起歪腦筋,把發(fā)財夢打到了“精準扶貧”身上,讓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上當受騙,造成了財產(chǎn)損失。

  據(jù)悉,公安部1月15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近期,公安部指揮北京、廣東、遼寧等地公安機關先后偵破“精準扶貧”“北斗共享聯(lián)盟”“中國夢想起航基金會”等民族資產(chǎn)解凍類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6人,凍結涉案贓款273萬元。其中“精準扶貧”詐騙案中,4個月的時間,就有18萬人被騙。

  不法分子利用老百姓對國家補貼的期望進行詐騙,打著扶貧旗號,偽造公文、證件、印章,以政府扶貧、慈善活動等名義,誘騙不明真相的群眾,因此,廣大群眾對網(wǎng)上打著扶貧旗號的信息一定要擦亮眼睛。記者收集了一些防騙知識以此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避免上當受騙。

  此類詐騙有哪些常用手段?

  1.以小額會費為誘餌

  只要加入某官方“微信群”,并支付20元的照相費用和90元的精準扶貧上崗證辦理費用,即有機會獲得國家提供的精準扶貧款。

  客戶通過手機微信添加微信群的方式被拉入所謂的“**精準扶貧儲備庫”,騙子虛構150億元“中華民族資產(chǎn)”被凍結,需要每名會員上交2.4元就能拿走30萬元“扶貧資金”。因為此類詐騙金額小,但人數(shù)眾多,騙子首先可以獲得一筆會員費。

  2.騙取貧困戶存折和密碼

  各地區(qū)頻繁出現(xiàn)虛構民族大業(yè)、民族資產(chǎn)精準扶貧詐騙,組織者在QQ群、微信群宣傳打著“中央軍委監(jiān)管”的旗號,甚至冒用國家領導人名義所謂“講話”進行宣傳鼓動,并要求“家人”轉發(fā)。實際通過辦理“會員”手續(xù)獲得詳細個人信息。

  另一個是“由中央監(jiān)督的民族大業(yè)有功人群安家費發(fā)放辦法”,只要交幾十元辦理銀行卡,就可領取救助資金上百萬元。

  此類詐騙有哪些特點?

  1.要被“精準扶貧”需先加入微信群

  在此微信群里,一些自稱工作人員的會員對成員都以家人稱呼,如果有不同意見及質疑就會踢出微信群。群主還為成員勾勒“大餅”。

  2.打著“扶貧”旗號售賣產(chǎn)品

  給農(nóng)民便宜安裝凈化飲水的機器,一些農(nóng)民以為這是國家扶貧政策,就沒有任何防范。

  3.以“扶貧”的名義給農(nóng)民建房子

  不法分子請了施工隊,像模像樣地在農(nóng)民的宅基地上蓋房,說是扶貧的項目。

  4.騙取貧困戶存折和密碼

  騙子冒充鎮(zhèn)干部、扶貧干部、銀行工作人員偷換存折。

  此外,詐騙對象多以中老年群體為主。這些群體平時上網(wǎng)少,所謂的預期收益巨大,極具誘惑性,受害人容易被不法分子“洗腦”,不法分子拿一些假文件,做一些PS圖片,就信以為真。

  如何防范被騙?

  精準扶貧是一項標準明晰、程序嚴謹?shù)姆鲐氄?,從申請、評議、審批再到落實政策,都有嚴格的流程,不是單憑銀行卡信息資料就可以享受資金扶持的。因此,根本不存在任何資金凍結的民族資產(chǎn),凡出現(xiàn)“民族大業(yè)”“民族資產(chǎn)精準扶貧”等名頭的項目都是詐騙。

  警方提示:一、提高防范意識,與扶貧基金有關事項政策的落實和發(fā)布必須以官方信息為準。二、扶貧資金辦理走正規(guī)途徑,別因為一時省事上當受騙。三、個人信息要保護好,接到不明電話要及時和扶貧相關工作人員聯(lián)系確認。另外,國家各類政策補貼領取都是不需要額外交費的,如遇到先交費后領補貼的所謂“扶貧項目”請大家提高警惕,切勿聽信騙子編造的謊言,以免上當受騙,遭受財產(chǎn)損失和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詐騙工具。一旦發(fā)現(xiàn)有關違法犯罪線索,應及時報警。

  記者 白潔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