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與洪洞通背拳 世代上演的親緣故事

2013-04-04 09:12:36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上世紀30年代,一位名叫張欽霖的習武之人,根基深厚,悟性甚高,尤其熱衷于太極拳法,深得楊式傳人楊澄甫之真髓。

拜別恩師后,張欽霖憑借一身真功夫云游四方。不久,在蘇州城的一座公園里,張欽霖與一位正在習武的老人比試武藝,被這位白發(fā)老人扔出甚遠,于是懇求老人收他為門徒,修煉功夫。

四年間,張欽霖功夫日漸深厚,然而,他一直不曾得知師父為何許人也,直到道別的時候,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才答道:沒名沒姓,空中來空中去,娘家姓陳?!痹挳叄h然而去,不知所終。

上述類似金庸武俠小說里的這段故事情節(jié),是洪洞通背拳第八代傳人樊漢武講述的關于洪洞通背拳與陳式太極拳親緣故事的一段回憶。

從此,沒名沒姓,空中來空中去,娘家姓陳”這句話在洪洞通背拳的后代傳人中廣泛流傳。“比試武藝間,只要能說出那句話的,像是找到了失散已久的親人,大家就都明白啦,關系也更密切了?!狈疂h武說。

“上世紀70年代初,出差到西安,得空在一公園練拳,有一婦女與一年輕人上前詢問他所練的拳種,并說很像自家丟失的拳譜?!狈疂h武說。經(jīng)交流得知是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立清與其弟子武申云。隨后,陳立清攜其弟子武申云一起到太原,與師兄陳國鎖一起交流了拳術(shù),互換拳譜。當時參與交流拳術(shù)的還有大師兄張海泉?!叭菐煾附痰?,有些也把握不準,最好還是讓師父指點指點?!狈疂h武說。

樊漢武與張海泉、陳國鎖陪著陳立清與其弟子武申云回到了洪洞,陳立清與武申云拜許方慶為師,許方慶觀看并糾正他(她)們的拳術(shù)演練動作。有資料記載“當時已經(jīng)57歲的陳立清在許方慶家的窯洞中演練,因為不能確定方位,所以每當許老師去種自留地時,陳立清就趕快用瓦片在地上劃出東西南北,手上演練,心中默記,不顧腳腫,練習不止。”

“說起以前的事情,感覺就是一種緣分。”樊漢武記得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有一次,大師兄張海泉在河南購物時,無意中看到一位十來歲的小姑娘在大人的陪同下練習太極拳,剎那間幾招熟悉的拳術(shù)吸引了他,于是主動上前打招呼,結(jié)果得知這位小姑娘就是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立清的侄女陳沛菊,陪同她的便是陳立清的弟弟陳立先。

雙方交談后,陳立先得知張海泉所練拳術(shù)為洪洞通背拳,非常激動地告訴小沛菊:這位叔叔把咱們的拳術(shù)帶回家了,你要向叔叔好好學習?!庇捎谛谐叹o張,張海泉指點小沛菊學習了兩三排子通背拳,便匆匆告別。

1974年,西安舉行武術(shù)大會,邀請?zhí)韴F參加。大會上,陳立清表演了陳式太極拳,作為太原代表團的一員,樊漢武也觀看了陳立清與其弟子演練的洪洞通背拳。

2008年11月7日,為陳式太極拳做出重大貢獻的陳立清老人在陜西省西安市逝世,享年90歲。

本報曾于2013年2月20日報道《一代尊師郭永福的身世之謎》,從洪洞通背拳一代尊師郭永福謎一般的身世出發(fā),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關于洪洞通背拳和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有根深蒂固的不解之緣。二者雖套路形式結(jié)構(gòu)不同,但拳經(jīng)、拳譜幾乎一致,都以“拳經(jīng)總歌”為指導,功聚一身,巧力勝人為要旨,借力使力為法門。洪洞通背拳以108個動作組成母拳套路,又以數(shù)十個子拳套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因而更具有原始風貌。由此不難推出,陳立清大師不辭辛苦多次到洪洞尋經(jīng)取寶,就是為了完善陳家溝的太極武學。

樊漢武回憶,陳式太極拳的第十一代傳人很多故事,有他親歷過的,也有大師兄講給他聽的。之后,在以武術(shù)為媒的全國武術(shù)運動會的牽線下,樊漢武與陳式太極拳的第十一代傳人陳小旺成為朋友。

上世紀80年代,樊漢武被河南省體委聘請到河南教武術(shù),他見到了期盼已久的朋友陳小旺?!爱敃r在武術(shù)界,陳小旺算是很出名的人物。”果然不出所料,二人一見如故,聊起了關于陳式太極拳和洪洞通背拳的很多事情。當時二人還一起合作寫書,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如今,洪洞通背拳的年輕一代傳人中,沒名沒姓,空中來空中去,娘家姓陳”無人不知曉。一位體格健壯,力量十足的年輕人在一次比賽中,得知樊漢武的推手很不錯,就提出與之切磋,切磋中得知此人原是師兄的徒弟。

今天的陳式太極拳與洪洞通背拳正是在這樣一個傳說中上演著更多耐人尋味的親緣故事,這親緣拳術(shù)作為國家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它們被更多的子孫后代所傳承,就心滿意足了?!狈疂h武說。(記者 王隰斌 尹飛)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