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啊,原來土生土長的紅薯,竟然有一個神秘的‘洋身份’,小朋友你們知道嗎?”10月7日上午,在2018年洪洞縣首屆紅薯文化節(jié)上,30余名臨汾晚報小記者展開了一次知識大旅行,了解了紅薯的種植、生長食用、醫(yī)用價值等。
聽講解 紅薯身份大揭秘
為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親近自然,同時了解農(nóng)耕文化,臨汾晚報小記者走進田間地頭,與“泥土”親密約會,洪洞縣電子商務(wù)協(xié)會工作人員為小記者詳細講解了紅薯的歷史與起源。
“各位小記者,你們知道紅薯最早產(chǎn)自哪里嗎?”當工作人員拋出疑問時,小記者們七嘴八舌地搶答:山西、山東、河南……”這些答案被工作人員一一否定。
“我覺得紅薯的原產(chǎn)地應(yīng)該是東土大唐,因為《西游記》中唐僧是從東土大唐出發(fā),而且劇中還有土地爺,紅薯又是從土里長出來的……”聽到小記者劉森宇腦洞大開的回答,工作人員不禁給幽默風(fēng)趣的他點了個贊,但是這個答案明顯不對,這可讓聰明的小記者犯了難。
看到孩子們求知的眼神,工作人員不再賣關(guān)子:紅薯最早產(chǎn)自南美洲,后來僑商陳振龍將種子傳到中國福建,試著栽種并且獲得了成功,隨后各地都開始栽種紅薯,因此陳振龍也被稱為‘甘薯之父’。”“為什么全國很多地方都種紅薯,但咱們洪洞就要舉辦紅薯文化節(jié)呢?”小記者孫晨軒提出了疑問。
工作人員不禁被小記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折服:因為紅薯種植在洪洞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歷史了,紅薯及紅薯制品遠近聞名,等一下你們就可以吃到由紅薯制作的20多種小食品。舉辦這次紅薯文化節(jié),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洪洞紅薯,也希望未來的你們可以用所學(xué)的知識幫助更多農(nóng)民伯伯致富?!?/p>
學(xué)知識 土生土長講究多
聽完講解后,我們來到了洪洞縣淹底鄉(xiāng)楊岳村一農(nóng)戶的紅薯地里,進行了“紅薯大作戰(zhàn)”。
有著20多年栽種經(jīng)驗的董伯伯從紅薯的種植時間到種植方法,詳細地給小記者做了講解。
紅薯先要經(jīng)過育苗,然后在扦插,最后才能生長。一般紅薯播種的時間是在每年四五月份之間,最佳播種時間是五月中旬,這時溫度基本穩(wěn)定,紅薯種子可以快速發(fā)芽。
聽了董伯伯的講解,小記者們恍然大悟:原來種植紅薯的時間很有講究,以前我還以為栽到土里就行。”小記者梁睿琪一邊聽講解,一邊做筆記。
隨后,董伯伯用一株紅薯苗作示范,講述了紅薯的種植方法,從選種、播種、施肥、順苗、防病到最后的采收,每一步都很重要?!昂⒆觽?,種紅薯可不是種上就沒事了,而是要經(jīng)過很多步驟,所以你們現(xiàn)在吃到美味的紅薯時,一定要珍惜不能浪費,因為農(nóng)民伯伯很辛苦?!彪m然不善于表達,但董伯伯還是希望孩子們此行不僅收獲知識、收獲快樂,更能通過親手勞作,養(yǎng)成珍惜糧食的好習(xí)慣。
此外,董伯伯還現(xiàn)場為孩子們示范如何挖紅薯,要找準紅薯根,然后用手將紅薯身上的泥土拋開,因為有些紅薯苗栽種比較深,因此成型后的紅薯也埋得比較深,所以在挖的時候一定要挖到最底部才能往出拔,否則容易造成紅薯斷裂……
聽到這里,小記者們早已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準備開始挖紅薯了!“這滿地的雜草,可怎么挖呀!”這可不是雜草,這些都是紅薯秧,順著它們就能找到紅薯了!”董伯伯笑著解釋道。為了方便孩子們挖紅薯,董伯伯將紅薯秧拔到一旁,只剩下幾根斷莖,接下來小記者們便開始“掘地三尺挖紅薯”啦!
動手挖 勞動中獲取快樂
“嘿喲嘿喲拔紅薯……”小記者邵睿軒按照《拔蘿卜》的旋律唱起了歌,還改了詞,紅薯挖了不到一半,就雙手抱著紅薯頭拔了起來,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響,紅薯硬生生被拔成了兩半?!凹t薯是很脆的,可不能像拔蘿卜一樣,要一點一點地把周圍的土刨出來?!笨吹絼偼诔鰜淼拇蠹t薯變成了兩截,邵睿軒腦子里響起了董伯伯的教導(dǎo)。隨后他重整旗鼓,再次投入到挖紅薯的行列中去。
“我挖紅薯有訣竅!”小記者謝錦瑤可是挖紅薯小能手,還給別人當起了指導(dǎo)老師。她說,挖紅薯要輕輕地挖,然后把上面的土撥開,再將紅薯輕輕地搖晃下,觀察下面有沒有松動,并估計一下埋在土里的紅薯有多大?!巴ㄟ^不斷地刨土才能發(fā)現(xiàn)土里面深藏的莖,有時候一根莖下面有很多個紅薯,所以挖著挖著總能發(fā)現(xiàn)那些藏起來的小家伙。”
聽到小記者們的挖薯感悟,董伯伯不禁豎起了大拇指:小記者們就是棒,善于動腦思考。
“沒想到挖紅薯這么難!”小記者們紛紛感嘆道,不過隨著越來越有經(jīng)驗,他們挖出的紅薯個頭又大又完整?!翱?,我這紅薯叫‘相依為命’!”小記者劉森宇與弟弟劉森皓合力挖出了一個巨型紅薯,高興地直跳。
不知不覺,小記者們挖出的紅薯已經(jīng)堆成了一座小山,看到自己一個小時的勞動成果,大家都沉浸在歡樂中。隨后,薯”來“薯”往、紅薯接力賽等游戲,讓小記者們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收獲友誼與快樂。
伴隨著咕咕叫的肚子,我們品嘗了種類繁多、口感極棒的紅薯宴,有薯條、薯干、薯片、薯餅還有薯球等等,“原來紅薯這么好吃……”小記者們邊吃邊贊。
“本來以為挖紅薯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自己挖了才知道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需要講究技巧,更要付出努力。”小記者楊子江說,以后做事也要講究方法,做任何事也要更加努力。而這也是臨汾晚報小記者團《行走的課堂》意義之所在,帶領(lǐng)孩子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走進自然,讓他們自己動手,用眼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從而真正培養(yǎng)他們?nèi)轿坏哪芰?,掌握多元化的知識。
“這樣的活動特別好,體驗綠色生活,孩子們也能從中學(xué)到知識,收獲感悟,真棒!”活動結(jié)束當晚,郭晨菲媽媽將孩子挖出的紅薯做了晚餐,并給了此次活動一個高度評價。
記者 趙俊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