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臨汾市核酸檢測最前線

2022-10-23 11:24:07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shù):

  臨汾新聞網訊 18名檢驗人員,24小時高效運轉,日檢測能力最大可達30萬人次。

  自10月17日6時起,我們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市中心醫(yī)院的兩個PCR實驗室卻按下了“快進鍵”。在這里,人不停、機器不停、晝夜不停,只為檢測結果出得快一點、再快一點。

  10月17日是堯都區(qū)實施臨時性靜態(tài)管理的第一天。上午8時,第一輪區(qū)域核酸檢測工作正式啟動,核酸樣本開始源源不斷送入位于市中心醫(yī)院解放路院區(qū)和屯里院區(qū)的兩個PCR實驗室。

  拆分樣本、配制試劑、加樣提取、上機擴增、結果分析……檢驗人員全副武裝,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地進行著各項工序。經年累月、日復一日并肩作戰(zhàn),他們達成了深度默契與信任,無需語言交流,就可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在第一時間高效、順暢銜接。

  作為團隊里的“技術能手”,張丹、朱昱蓉、李晶晶、李曉通承擔著核酸加樣和點樣工作。他們將提取好的核酸樣本逐一注入裝有核酸擴增檢測試劑的96孔板,這個步驟看似簡單,實則非??简灆z驗人員的手速、眼力和腦力,一步不能錯,一孔不能漏。長時間持續(xù)重復擰蓋、開蓋、加樣、關蓋等一系列動作,他們的手指磨出了厚厚一層繭子。

  作為團隊里的“新生力量”,24歲的吳明麟雖然現(xiàn)階段只參與外圍工作,但工作量和工作強度也很大。她從未叫苦喊累,任何時刻都是隨叫隨到。同樣24歲的李少雄被同事們稱作“萬金油”,他總是全身心投入到每個角色,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李琦銳、賀雅星加班次數(shù)最多,每到關鍵時刻總會挺身而出,“我年輕、體力好,讓我去!”“00后”程琛年紀最小,膽子卻不小,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干勁……

  作為團隊的總指揮和“主心骨”,實驗室主任劉榮華是每天待在實驗室時間最長的人,承擔著最繁雜、最瑣碎的工作。她要及時清點實驗所用試劑物資、審核查看數(shù)據(jù)結果等,是每項工作的技術顧問、監(jiān)督員和保障員。

  此時,劉榮華正坐在辦公桌前統(tǒng)籌安排班次。每每看到同事們臉上深黑的眼圈、深紅的面罩和口罩壓痕,她就感到心疼不已,在確保檢測任務能夠準時完成的基礎上,盡力為每名檢驗人員多爭取10分鐘休息時間。

  從當日6時至23時30分,市中心醫(yī)院共檢測核酸樣本11724管,合計184289人次,結果均為陰性,已全部上傳信息系統(tǒng)。

  從深夜到凌晨又到天蒙蒙亮,實驗室始終燈火通明,生物安全柜未曾停歇……檢驗員們身處“大后方”,卻從事著“最前線”的工作。這里的每一道程序都需要人工操作,檢驗人員必須與病毒零距離“交戰(zhàn)”,每時每刻都有可能遇到陽性樣本。面對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傳播更隱匿的變異毒株,他們無所畏懼、義無反顧,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檢測樣本,出具最精準的檢測結果。

  從核酸采集到查詢結果,對普通市民來說是幾個小時的等待。對于檢驗團隊來說,卻是24小時不眠不休、連續(xù)戰(zhàn)斗,步步篩查、層層把關。哪怕累到筋疲力盡,只要一接收到樣本,他們就馬力全開、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為阻斷疫情傳播、做好防控工作贏得寶貴時間。

  記者 李 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