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遺志,用實際行動傳承和發(fā)揚革命先烈的精神……”近日,在鄉(xiāng)寧縣光華鎮(zhèn)董光華烈士紀念館,年過七旬的栗玉清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向參觀人群講述董光華烈士的革命故事。
眼前不足30平方米的展館內(nèi),墻壁上懸掛著多張記載董光華烈士事跡的展板,房間里陳列著董光華烈士用過的幾件舊物。這些來之不易的收藏對古稀之年的栗玉清和他的愛人來說,尤為珍貴。
今年75歲的栗玉清是一名退役軍人,退休前任鄉(xiāng)寧縣殘聯(lián)理事長,愛人張秀英曾任鄉(xiāng)寧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退休后,他們自掏腰包,屢次往返鄉(xiāng)寧、萬榮兩地,只為搜尋有關抗戰(zhàn)英雄的資料和故事,以建立董光華烈士紀念館。
談及建館初衷,栗玉清說:“我們出生在新中國成立前后,是土生土長的光華人,小時候經(jīng)常聽父母和老師講到光華鎮(zhèn)鎮(zhèn)名的來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許多鄉(xiāng)寧人甚至光華人都不了解董光華烈士的故事,更不知道光華鎮(zhèn)名字的來歷?!?/p>
“沒有抗日英烈,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英烈不該被遺忘。”栗玉清回憶道,“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將每年9月30日設立為‘中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紀念日當天,從新聞上看到社會各界都在舉行紀念活動的場景,讓我心潮澎湃,覺得董光華烈士的事跡也應該被傳揚?!?/p>
情之所至,心向往之。和愛人商量后,2014年10月,栗玉清夫婦踏上了追尋董光華烈士足跡的道路,開始想方設法收集整理董光華烈士的相關資料??僧?shù)氐氖妨嫌涊d和民間傳說略有偏差,除了記錄董光華是今運城市萬榮縣人,其他未有詳細記錄,一時間,搜尋董光華烈士事跡的事情陷入困境。
“只要想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再難也要找到董光華烈士的詳細資料?!崩跤袂逭f。當年11月10日,他和愛人帶著縣民政局開具的介紹信和縣黨史辦打印的資料,前往董光華烈士的家鄉(xiāng)萬榮縣。時至今日,栗玉清依然清晰記得:“那天溫度極低,風揚起的沙礫漫天飛旋,我們先后轉(zhuǎn)了幾趟車,花費7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愛人張秀英雖然身患糖尿病,但對烈士的情感讓她暫時忘卻身體上的不適。令人遺憾的是,他們花了三天時間去萬榮縣民政局及多個村子打聽、尋找,依舊沒有找到蛛絲馬跡。無奈之下,他們寫了一份“尋董光華烈士的故鄉(xiāng)和親人”的告示,送到了萬榮縣民政局、縣黨史辦等多個單位,希望有所收獲。
當天晚上返回鄉(xiāng)寧縣后,心有不甘的他們翻看著從萬榮縣搜集來的縣報,當讀到和董光華烈士僅有一字之差且事跡雷同的董貽光事跡后,他們初步認定董貽光和董光華或許是同一個人。這一晚,他倆激動地徹夜難眠。
為了驗證這個來之不易的消息,次日一早,栗玉清夫婦又趕往鄉(xiāng)寧縣黨史研究室,說明情況、進行驗證,終于找到了相關史料。與此同時,他們又多次前往萬榮縣,找到了董光華烈士的侄兒董迎旗。深入交談了解后,他們帶著董光華烈士的照片、日記和讀過的書籍等有關資料復印件滿載而歸?;貞浧甬敃r的情景,栗玉清和愛人至今記憶猶新:“捧著厚厚的一沓資料,我們高興地擁抱彼此,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獲得了一手資料,栗玉清夫婦又馬不停蹄為建立紀念館做準備。他們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整理資料、照片。三年多的時間,為編撰烈士文選,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核對資料、一字又一字地甄辨錯別字,生怕漏掉一個細節(jié)。無數(shù)個夜晚,有他們屈膝交談的身影,有他們彎腰執(zhí)筆的場景。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9月,在鄉(xiāng)寧縣光華鎮(zhèn)堯西村委負責人劉曉斌的幫助下,董光華烈士紀念館開館。館內(nèi),董光華烈士的照片、日記、碑記和其弟弟董貽璞的回憶錄等18塊展板,向人們訴說著19歲為國犧牲烈士的生平和英勇斗爭的英雄故事,也展示著栗玉清夫婦為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默默奉獻的深切情懷。
“董光華烈士紀念館建成了,但弘揚董光華烈士事跡的任務還沒有結束?!比缃?,只要有時間,只要家里來了朋友,栗玉清夫婦都會帶著他們前往董光華紀念館去參觀,向世人講述董光華烈士的事跡。栗玉清動情地說:“英烈不該被淡忘,我們夫妻倆活到什么時候,就將烈士的故事講到什么時候,將烈士的精神弘揚到什么時候?!?/p>
記者 閆璟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