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郭高升:莊稼地里的“癡情漢”

2018-02-01 08:34:16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圖為郭高升在察看小麥長勢。(資料圖)

  臨汾新聞網訊 從弱冠之年,到年逾古稀,郭高升一直熱愛著這片莊稼地,癡心雜糧種植40余年,培育出小麥新品種8種,研究出“玉米葉齡管理栽培方法”和“玉米紅蜘蛛防治方法”,并用這些技術在襄汾縣示范種植玉米2.1萬畝,增產315萬公斤,他被當地老百姓稱為“玉米奇人”。

  “咱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民,搞科研的出發(fā)點就是為了能吃上一頓飽飯,沒想到還做出了一些名堂?!毕宸诳h南賈鎮(zhèn)南劉村玉米種植專家郭高升日前對記者說。

  20世紀60年代初,連續(xù)3年的自然災害讓許多人都食不果腹,“我那個時候還在上學,食堂里每人每天就只能打4兩7錢的飯菜,根本吃不飽,上課的時候肚子經常餓得‘咕咕’叫?!边@三年,讓郭高升體會到糧食的重要性,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家里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糧食,糧食是生存的保障,我一定要解決吃飯的問題?!?966年,郭高升高中畢業(yè)后就回家務農,在生產隊勞動之余,他開始進行糧食高產種植技術的試驗。

  1978年,國家開始鼓勵搞科研,郭高升便經常在自己的責任田里搞技術革新,但是因為資金短缺等原因,一直沒能放開手腳。

  2000年,在襄汾縣農技中心科技干部的鼓勵下,郭高升終于放下了思想包袱,在總結前幾年成果的基礎上,放眼更高的目標,他的科研之路也因此走上了正軌。

  每年從玉米播種到收獲,郭高升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地里度過。玉米生長期分蘗、拔節(jié)、出葉記錄、畝株數、穗粒數……這些數據他整整記了幾十個本子。有時他一人蹲在田間盯著苗子一看就是好幾個鐘頭,經常忘記吃飯。村里人都知道,找郭高升別到家里,到地里一找一個準。

  說起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郭高升娓娓道來:“玉米的生長周期分出苗、拔節(jié)、孕穗和成熟4個階段,它的生長過程就相當于人的成長過程,每個階段都有栽培方法、管理技術,只有符合各個階段的成長條件,才能確保玉米增產?!?/p>

  1996年,郭高升將自家兩畝玉米田分成了幾個實驗區(qū),進行了長期對比研究,先后探索出玉米各生長期的需水量規(guī)律、合理密植株數、土壤肥力對玉米高產的影響等一系列可靠、翔實的數據和經驗,逐漸總結出了“玉米高產葉齡管理模式”。2006年,他的責任田畝產玉米達1160公斤,受到市、縣領導重視,縣政府授予他“科技狀元獎”。2007年,郭高升注冊了南賈高升玉米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組織村里農民建立了南劉千畝高產玉米示范區(qū),當年示范區(qū)1000畝玉米畝產平均達1050公斤,畝均增產200公斤以上,帶動襄汾縣南賈鎮(zhèn)及周邊鄉(xiāng)村3213戶農民種植玉米1.2萬畝,輻射區(qū)人均增收400余元。

  正是因為“玉米葉齡管理栽培方法”的推廣,引得朝鮮、非洲摩洛哥、贊比亞等國外專家來到合作社考察參觀,目前,合作社已經成為全市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實驗推廣示范的主陣地。

  2009年,郭高升將目標瞄準了雜交小麥生產領域。有一次,他在田間觀察小麥長勢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幾株變異的超大穗小麥。經過3年提純復壯,雜交出8個新品種,其中兩個品種穗長13厘米,穗粒數80粒到100粒,“現(xiàn)在這個階段我要觀察小麥的生長習性,到今年6月小麥收割以后還要進行反復觀察、實驗,優(yōu)中擇優(yōu)?!?/p>

  40多年間,郭高升鐘情于莊稼地,莊稼地沒有辜負他的癡情:2010年,郭高升被評為“山西省高產高效競賽活動”農業(yè)科技示范戶;2013年,在首屆“山西省新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評選中,郭高升當選為優(yōu)秀合作組織負責人;2016年,郭高升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郭高升入圍“平陽工匠”前十……

  當記者問起他下一步的打算時,郭高升憨厚地笑著說:“我會繼續(xù)關注小麥生產領域,決心攻關800公斤以上最高產的小麥品種,并將這一模式推廣到全省、全國,讓所有的農戶實現(xiàn)高產,為全國糧食生產做出貢獻?!?/p>

  記者 段小婷


     

責任編輯: ??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