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改革開放40周年 糧缸見證興盛與進步

2019-03-01 09:08:13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缸里有糧,心里不慌?!痹谵r(nóng)村,家家有缸。我們家有三口大缸,兩條直口的裝糧食,一條圓腹收口的裝水。缸,村里人也叫作甕。3條甕均為黑色,甕壁厚實,光滑锃亮。甕的量詞是口,是個,是只,還有別的什么,不得而知,反正,我們村用的是條。

  3條甕何時購買,各花了多少錢或用多少斤小麥換的,哪輩先人置的,產(chǎn)地哪里,都無從考證。從我記事起,它們就是我家的主要家當(dāng)。裝糧食的兩條甕,大的能裝小麥420斤,平時用石板蓋蓋著。稍小的能裝300斤,配有木頭蓋子,因有條裂縫,頂部用鐵絲箍著。水甕能裝4擔(dān)8桶水,平時用大箭箔蓋著。

  說是糧缸,其實,在過往的歲月,裝的糧很少,大部分時間是閑置的,或放些雜物。只是,每年春節(jié)父親總要寫上“倉滿囤溢”“糧食滿倉”等條幅,寄托全家的希冀。奶奶年老,不止一次地念叨,等她死了,就裝在那兩條甕里把她埋了。因為她知道,家里窮,做棺材是要花錢的。最終,父親用我們家的場門,給奶奶做了松木的壽棺,使她入土為安。

  1981年種麥前,生產(chǎn)隊里分了地,奶奶、母親和我們兄妹仨人都分到了口糧田,共4塊,每人一畝多,有七八畝。父親在外教學(xué),戶口不在村里,則沒有土地。但父親成了主要勞力,他和母親當(dāng)年把所有的地都按時種上了小麥。1982年,我們家小麥豐收,曬干、揚凈,一秤一秤過完斤數(shù),有3000斤之多,這在我們家絕無僅有,也徹底結(jié)束了全家缺糧的歷史。裝糧的兩條甕派上了大用場,趁著暴曬的熱勁,父親和母親用布袋裝上麥子,然后過秤,再倒入甕中,得出了大甕和小甕能裝麥子的準(zhǔn)確數(shù)字。甕裝滿了,能裝的布袋也裝滿了,但還有一千余斤無處放,這倒使父母為難。沒辦法,只好在空閑家里用磚塊壘了座池子,才把麥子收拾好。

  收下成甕、成袋、成堆的麥子,對于奶奶來說,這是她第一次見到屬于自家的這么多的麥子。她上了年紀(jì),也干不動其他,就拿上簸箕揀麥,看著滾圓的麥粒,聞著帶有泥土味的麥香,臉上蕩漾著少有的笑容,揀了好幾布袋??上?,她沒有福氣享受,也沒能盡情發(fā)揮她在集體食堂做飯受人夸贊的技能,就帶著戀戀不舍的心情,永遠(yuǎn)地離開了我們。她病重期間,我老舅、老姑和我的兩個姑姑都守候在床前,母親每天蒸兩篦子饃,多虧了有麥,才沒讓親戚們受委屈。奶奶去世后,原計劃擺60桌,因老親戚多,坐了80桌,雖然人多,但并沒有因為無糧而發(fā)愁。

  1982年麥?zhǔn)蘸螅赣H種了一畝多棉花,賣了220元錢,全部還上了欠隊里的糧款。父母終于沒有了外債,肩上沒了負(fù)擔(dān),頓覺神清氣爽。棉籽壓的油,除還清了埋葬奶奶借的5斤外,還有剩余,炒菜也敢多放了,油炸的食品也多了,飯食吃起來也更香了。還有就是拔下的棉稈可以為明年收麥扭腰子繩了。第一年收麥因捆麥的繩子不夠,麥子拉到場里還要解開再用,既誤工,又費勁,還不利于堆麥垛。有了棉稈,第二年4、5月份,母親就捋去枝杈,捆上幾捆,放在水中浸泡。幾天后,待棉稈皮松軟,再剝下來。父親手勁大,干活又細(xì)心,放學(xué)后便開始扭腰子繩。一根根像麻花似的繩子,在他的手中不斷翻飛,不大工夫就是一條。然后10條一把捆扎好,等待收麥時再用。

  家里糧多,沒地方收藏。鄰近的峪里村有膠泥,也有燒甕的傳統(tǒng)。1983年收麥前,峪里村有人到我們村賣甕,在鄰居的參謀下,母親用60斤麥換了一套甕。黃色的,好像質(zhì)量不是太好。一個套一個,一個比一個小,共有5條。大的能裝300斤麥,第二大的能裝180斤,剩下的70斤、50斤、30斤不等,反正是子子孫孫一大堆,放的家里一片金黃。甕一下子多了,但每年產(chǎn)的糧食還在增加,又舍不得賣,母親又用25斤麥換回了2條能裝180斤麥的甕。再以后,妹妹家建了糧倉,就把能裝280斤麥的汽油桶送了過來。

  家里的甕在不斷增加,到底有多少,我沒有數(shù)過。但對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每當(dāng)收下麥裝甕時,父親總要把甕清理干凈,等到裝滿時,再均勻地撒上一層“糧蟲凈”防止蟲蛀,然后蓋上一層薄膜,用繩綁緊,再蓋上甕蓋,這才能算是結(jié)束。而要磨面或者換面,又非得父親在場,因為他清楚,哪條甕里是陳麥,哪條甕里是新麥,先吃哪甕的,后吃哪甕的。生活就在裝麥的嘩嘩聲中開始,在舀麥的刷刷聲中過去,日出日落,花開花謝。

  時光荏苒,甕的作用在退化,雖然每年產(chǎn)麥不少,但曬干后或者送到加工廠存起來,或者干脆糶了,在家存糧的農(nóng)戶越來越少。

  我家的甕也在減少,但那3條陳年老甕還在使用。它們靜靜地矗立在墻邊,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默默地見證著糧食的多少,年景的豐歉,主人為溫飽而發(fā)出的喜樂與哀愁,也無言地見證著社會的興盛與進步。

  關(guān)旭東(作者單位:襄汾縣國有資產(chǎn)管理中心)


     

責(zé)任編輯: 吉政

上一篇: 改革開放40周年 臨汾火車站蝶變記

 

下一篇:沒有了

版權(quán)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