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qū)大龍村里的兒童在老人的帶領下給祖先上香。
■大龍村的長輩給晚輩講述孔氏家族族規(guī)。
■村中長輩帶著兒童給祖先上香。
除夕夜吃過年夜飯,孔耀昌就帶著家人從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趕回到大龍村,他想在大年初一到來時,到孔氏宗祠闕里南宗祠內(nèi)上頭炷香。
夜幕降臨,宗祠內(nèi)大紅燈籠和香燭交相輝映。很多村民已自發(fā)來到祠堂,他們相互交流著過去一年的變化,聊聊近況。晚上11時左右,村民們擺上齋菜貢品,燒上一炷香,在“太公”面前虔誠祈愿。
在這個居民以孔子后代為主的村落,在同一時空下,有九代人同時存在。而在嶺南地區(qū)保存最完整的孔廟,拜完“太公”吃齋菜,延續(xù)上千年的習俗,成為孔姓后人新春伊始不可或缺的傳統(tǒng)儀式。
除夕夜趕上頭炷香“拜太公”
在番禺區(qū)大龍村,孔子后人經(jīng)過八百多年的繁衍,現(xiàn)有三千多人,占全村人口的90%。除夕夜11時,闕里南宗祠開始熱鬧起來,孔姓后人依照家傳習俗前來祭拜“太公”。
按照傳統(tǒng),大年初一才是“拜太公”、吃齋菜的正日,不過不少村民為了趕上頭炷香,在子時就來到祠堂完成這個儀式。除夕夜,祠堂大開中門,村民自發(fā)前來祭拜,外出打工的游子也都回來上支香、拜祖先。一個晚上,祠堂外炮仗聲響,祠堂內(nèi)香火不斷。
村里最熟悉孔氏家族歷史文化的老人,要數(shù)76歲的孔耀昌和69歲的孔繁干。他們雖已不住在村里,搬到了番禺市橋,但每年春節(jié)必定要回來,在祠堂里和叔伯兄弟聊聊一年變化,說說歷史,講講近況,互道新春祝福。
孔耀昌老人說,初一吃齋是祖上留傳下來的春節(jié)習俗,在祠堂拜完“太公”,再回家拜祖先,吃上一碗齋菜。吃齋一般在凌晨和清晨兩個時間吃,稱為“吃早齋”。隨著社會發(fā)展,如今村民在除夕夜吃了齋,初一就可以吃葷了。
大年初一醒獅隊全天“出會”
大年初一早上8時,醒獅隊來到祠堂拜完“太公”就“出會”了,村民們在自家門口“掛青”,等待醒獅來“采青”。
在鑼鼓聲中,一對醒獅由村民簇擁著,全天在村里各條街巷進行巡演。村民“掛青”最常見的是將生菜高高掛起,寓意“生猛”“發(fā)財”。有人則在一個盆子里放上一條魚,寓意“年年有余”。還有人放一個豬籠,粵語“豬籠入水”是吉利話,形容財路亨通,財富從四面八方滾滾而來。
過年期間,村民們互相探訪拜年,家里熱熱鬧鬧,獅子上門采下“青”后,將“青”吐出來拋給主人家,主人家接“青”表示接到福氣,無比高興。在廣東,醒獅隊的隊員一般以男子為主,而大龍村在上世紀70年代就成立了女子舞獅隊,如今青少年學習醒獅也是有教無類,不論男女。在每年寒暑假,村里都會組織青少年進行舞獅演練。
除了傳統(tǒng)的醒獅巡游,今年大年初一,祠堂門口的廣場上,還首次增加了醒獅和鰲魚舞表演,更添節(jié)日氣氛。
春節(jié)敬老成大龍村一大風俗
番禺大龍村的孔姓后人至今遵從儒家文化,講究“禮義廉恥”,注重孝親敬老,尤其在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這一觀念更是得以體現(xiàn)。
大年初一,孔家小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向老人問好,大人要斟茶給老人喝。大龍村還是番禺區(qū)第一個“敬老村”,每年春節(jié)前舉辦敬老茶話會,向老人送上節(jié)日慰問品,就連港澳同胞也要回來團聚,至今已經(jīng)是第30年了。
“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儒家文化),道理到現(xiàn)在還可以用。”孔耀昌老人說,大龍村民風淳樸,都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響??准乙恢敝匾暯逃?1930年村里成立私立學校玉書小學,凡是孔姓子女全部免費讀書,因此也出過不少名人。現(xiàn)在孩子們也學習儒家文化,學校里進行儒家文化課題研究,還會到祠堂里請老人講“古”。
【光陰里的年味】
以前游神不是抬著走,而是幾十人騎馬往前沖
說起番禺大龍村過年的傳統(tǒng)習俗,孔耀昌老人如數(shù)家珍。他告訴新快報記者,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少習俗已經(jīng)不再存在。
“在我9歲以前,在祠堂里拜太公,中座掛一幅孔子像,用一張很長的臺來放貢品,棋子餅堆得高高的,當時有司儀宣布祭拜的程序,還有人讀祭文,一眾父老鄉(xiāng)親一起叩頭。現(xiàn)在祭拜的儀式簡化了很多。”孔耀昌回憶說。
孔耀昌說,過去,在大年初六大龍村拜神、巡游。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大龍村游神不是抬著走,而是幾十人騎在馬上往前沖,從天亮一路游到天黑,非常好玩。
從正月初七“人日”到元宵節(jié),還有一個“開燈”活動,前一年家里添了男丁的家庭,需要到祠堂掛一個燈籠,燈籠上寫上男丁的名字,向祖先報到。
如今,這些讓老人印象深刻的年俗已經(jīng)不復存在,村里的年輕人也很少有人知道了。
【村民講古】
祠堂是“根” 凝聚全宗族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番禺大龍村至今仍保存著完好的孔廟——孔尚書祠及孔氏宗祠闕里南宗祠,兩祠緊緊連在一起,一直被村民用來祭祀祖先和拜祭孔子。
據(jù)該村一位長輩介紹,孔尚書祠是紀念孔子第三十八代孫孔癸戈而于明朝中葉修建的,而闕里南宗祠則是大龍村的宗族祠堂,“闕里”指的是孔子位于山東曲阜的故居,“闕里南宗”意為孔子在南天的宗支。
新中國成立以前,這兩個祠堂一直被村民用來祭祀祖先和拜祭孔子,在民國初年,還在祠堂內(nèi)設立“玉書小學”?,F(xiàn)在,孔尚書祠與闕里南宗祠被列為廣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村支部書記孔志基告訴新快報記者,祠堂上“闕里南宗”四個字是乾隆親筆。闕里南宗詞緊挨著是“孔尚書祠”,祠堂大門兩邊開有兩扇窗,俗稱“開眼祠堂”。孔志基說,必須是官至一定職位,家里的祠堂才能“開眼”。他說這話時,語氣中包含孔家后人的自豪。
在闕里南宗祠,墻上石刻著孔氏輩分,孔繁干老人說,如今大龍村“在同一個時空有九代人同時存在”。
宗祠是宗族的“根”,外出的游子歸來都要來宗祠尋根。“去了國外的人,過了幾十年回來尋親,家里旁邊的房子都變了,只有祠堂還在這里,因此出外的人回來第一時間是來祠堂,找人也好,上香也好,有了祠堂在這里,就有了宗族的凝聚力。”孔志基說。
責任編輯:王偉